1.综合题- (共2题)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夸差异较大,同一个古人类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减少。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

(1)与现今相比,指出末次冰盛期中国东部季风区大陆自然带位置特点。
(2)分析末次冰盛期以来中国大陆以东海岸线变化的原因。
(3)研究表明,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重要原因是夏季风弱。请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夏季风弱的原因。
(4)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大地湾石器遗址在束次冰盛期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试分析其地理原因。
进入寒冬,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带火了多地的冰雪旅游市场。冰雪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很多景区冰雪旅游“淡季旺季,泾渭分明”,旺季“门庭若市”,淡季“门口罗雀”;旅游项目基本上逃不脱“踩踩雪,玩玩冰,泡泡澡,吃吃菜”等套路,离不开冰雕、滑雪场、冰灯、温泉等几大件;甚至只有几千人的接待能力,却在短时间内涌来数万游客,加大了安全、环保压力。在当前我国冰雪旅游业正从以观光型为主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背景下,如何实现冰雪景区可持续发晨,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说明我国北方冰雪旅游面临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单选题- (共3题)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力(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下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下右图是左图中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月最低,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
B.7月最高,降水量大,无蒸发 |
C.6月最低,正值梅雨季节,降水量大 |
D.8月最高,副高控制,蒸发量大 |
A.甲>丙;甲海拔高,昼更长 |
B.甲>丙;甲晴天多,降水少 |
C.甲<丙;丙 晴天多,降水少 |
D.甲<丙;丙纬度高,昼更长 |
天然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在棉花吐絮时纤维就具有天然色彩的新型纺织原料。新疆有最适于天然彩色棉的自然环境条件,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彩色棉生产基地。下图为新疆天然彩色棉的分布。
【小题1】新疆天然彩色棉
A.空间分布均匀 | B.集中在盆地南部 |
C.盆地边缘分布稀疏 | D.多分布在冲积扇上 |
A.荒漠广阔 | B.光照充足 | C.地价低廉 | D.地广人稀 |
A.利于人体健康 | B.降低加工成本 | C.减少环境污染 | D.提供工业原料 |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a和图b分别示意我国不同地区在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和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1-2016年,造成东部地区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
A.受生育政策刺激,生育率提高 | B.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到当地上学 |
C.受周期性人口生育高峰的影响 | D.小学教学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
A.需求规模减小 | B.受教育水平下降 | C.短缺情况加剧 | D.抚养比显著下降 |
A.中部承接产业转移 | B.中部落户政策放松 |
C.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 D.东北人口迁入中部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