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部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原理。
(2)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______(填“左或右”)偏。
(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______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原理。
(2)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______(填“左或右”)偏。
(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2.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年11月14日2: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势力最强盛的高气压中心是 处。描述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甲和乙都是锋面系统, 则为暖锋,C、D两地中,正是阴雨天气的是 地。
(3)此时,杭州和北京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 ,说明判断理由。
(4)预测北京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

(1)图中势力最强盛的高气压中心是 处。描述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甲和乙都是锋面系统, 则为暖锋,C、D两地中,正是阴雨天气的是 地。
(3)此时,杭州和北京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 ,说明判断理由。
(4)预测北京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
3.
读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地表径流的补给类型。
(2)图中水循环环节分别是① 、② 、③ 。
(3)说明植被覆盖率大小对下渗的影响。
(4)简述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说出图中地表径流的补给类型。
(2)图中水循环环节分别是① 、② 、③ 。
(3)说明植被覆盖率大小对下渗的影响。
(4)简述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4.
下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示箭头代表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海域可能是( )
【小题2】甲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小题1】该海域可能是( )
A.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 B.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
C.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 D.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
A.增温增湿 | B.增温减湿 | C.降温减湿 | D.降温增湿 |
5.
2017年4月20日晚,中国首单“太空快递”正式发出,两天后到达离地面380km的天宫二号。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是“太空快递”升空新闻上部分网友的弹幕,没有道理的是

【小题1】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
A.大气质量约80%都在a层 |
B.纬度越高a层层顶越高 |
C.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 |
D.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 |
A.我晕,越来越缺氧 |
B.经历了风吹雨打,前途晴空万里 |
C.小哥不易啊,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 |
D.我要飞得更高,离地300千米去见我的彩虹妹妹 |
6.

【小题1】表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分别是
【小题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辛集所在地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是

地球运动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图是河北辛集某车棚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分别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① |

A.A | B.B | C.C | D.D |
7.
读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小题2】水循环能

【小题1】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
B.使水资源短缺不再出现 |
C.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 |
D.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
8.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
【小题2】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
A.地壳 | B.岩石圈 |
C.地幔 | D.地核 |
A.地震波在古登堡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
B.地球内部圈层由F、G两部分组成 |
C.A、B、C为地球的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
D.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由A、B、C、D、E组成 |
9.
太阳的稳定时期还会维持约50亿年,之后,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读下面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小题3】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得天独厚,具体是指
①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④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小题4】如果地球不再宜居,人类就要寻找“地球2.0”。关于“地球2.0”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5】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太阳活动,太阳活动会导致

【小题1】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的核心 |
B.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
C.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色球层 |
D.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④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A.仍然属于太阳系 | B.有液态水 |
C.可以是气态行星 | D.可以是恒星 |
A.地表温度明显提高 | B.大气电离层受到扰动 |
C.水循环动力减弱 | D.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
10.
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地某年4月17~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7-2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2】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现象可能是

【小题1】17-2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 | B.![]() |
C.![]() | D.![]() |
A.微风细雨 | B.大风降温 | C.大雾弥漫 | D.风和日丽 |
11.
将两个烧杯分别装入300毫升水和干沙,并排放在一起,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水和干沙中,然后用100瓦的白炽灯照射(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打开白炽灯,10分钟后
【小题2】该模拟实验验证的是

【小题1】打开白炽灯,10分钟后
A.沙的温度没变化 | B.水的温度没变化 |
C.水的温度比沙高 | D.沙的温度比水高 |
A.温室效应 | B.水循环过程 |
C.城市热岛效应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12.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好多自然现象与热力环流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诗句描写的现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
【小题1】下列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A.巴山夜雨涨秋池 | B.清明时节雨纷纷 |
C.春风又绿江南岸 | D.二月春风似剪刀 |
13.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小题2】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小题3】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四川盆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A.纬度相当 | B.海拔相当 |
C.距海远近相同 | D.大气透明度相近 |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⑤有关 |
A.纬度低 | B.海拔高 |
C.白昼长 | D.太阳高度角大 |
15.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上述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为极地高气压带 |
B.乙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
C.①风带为东北信风带 |
D.②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
A.甲控制下多雨 | B.乙控制下多雨 |
C.①易带来降水 | D.②易带来降水 |
16.
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下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峰值滞后,是因为山地
【小题2】下列作法不能降低洪峰的是

【小题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峰值滞后,是因为山地
A.降水量减少 | B.蒸发量减少 |
C.下渗减少 | D.径流减速 |
A.铺设透水砖 | B.修建水库 |
C.人工降雨 | D.疏通水道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