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中的名句。漓江发源于南岭,在桂林至阳朔河段,蜿蜒南流,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两岸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桂林山水的核心。下图示意桂林在广西的位置和漓江的景观。

(1)推断漓江夏、冬两季河水含沙量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分析漓江河床多卵石的原因。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中的名句。漓江发源于南岭,在桂林至阳朔河段,蜿蜒南流,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两岸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桂林山水的核心。下图示意桂林在广西的位置和漓江的景观。

(1)推断漓江夏、冬两季河水含沙量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分析漓江河床多卵石的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3.
【小题1】该河段河道明显变宽的年份是
【小题2】2006-2007年期间,该河段
【小题3】2001年后,该河段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黄河临河段地处河套平原,河床宽浅,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示意1988-2014年黄河临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
【小题1】该河段河道明显变宽的年份是
A.1989年 | B.1991年 | C.2000年 | D.2013年 |
A.流速增快 | B.输沙量增大 | C.结冰期延长 | D.径流量变小 |
A.上游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 B.上游流域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
C.上游水库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加强 | D.宁夏平原灌溉引黄河水增多 |
4.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丁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在出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冲积扇在平面上星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左图为干旱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右图为湿润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干旱地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地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
【小题2】干旱地区的聚落适宜布局在

【小题1】干旱地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地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
A.干旱地区冲积扇面积大 | B.干旱地区河流落差小 |
C.湿润地区地形起伏大 | D.湿润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强 |
A.冲积扇扇缘 | B.冲积扇扇中 | C.冲积扇扇顶 | D.山谷中 |
5.

【小题1】河床南移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小题2】该地区的河流阶地分为为三级,它们形成的直接动力是
【小题3】图示地区偶见土著人淘金,最容易找到砂金的地点是
新几内亚岛位于赤道和12°S之间,德雷沃河是新几内亚岛上一条较大的山区河流,河流中游以阶地地貌为主。阶地形成过程中,该区域没有发生大的地质构造,流域上游有砂金矿分布。读德雷沃河中游不同时期的河流及其流向图(从老到新依次是l—2—3—4)和河流阶地剖面图(P—M)。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床南移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侧蚀 | B.下蚀 | C.流水搬运 | D.凸岸堆积 |
A.强降雨 | B.强洪水 | C.断层活动 | D.沉积作用 |
A.基岩深处 | B.河流左岸 | C.河流右岸 | D.河流底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