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2016年1月21日至25日,我国大部地区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世纪寒潮”的侵袭。
材料二 2016年1月22日8:00和14:00点的天气形势图(气压单位:hpa)

(1)图中H地气压值大于__________hpa,该地区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
(2)图中锋线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依据天气形势判断,材料二中M处天气系统与下图中相符的是__________。

(3)当日,乌鲁木齐和北京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14:00时济南市可能的天气特征有___。
(4)寒潮源地大多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入侵我国时间多发生在冬末和初春,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下列有关寒潮预防正确的是(_______)
①应对温室大棚和畜舍等农业设施进行加固
②保护环境禁止在路面撒播融雪剂
③加强监管和预警
④组织好牧民在背风处放牧牛羊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材料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材料二 “一带一路”路线图。

(1)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_____________带控制,风浪较小。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1)该城镇准备建设一码头,A、B两处中比较合适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钢铁厂、化工厂和电子厂有投资意向,你认为该城镇引进________________厂比较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镇欲建设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C、D、E三个地区供选择,最后选C处,请对比三个地区后阐述选择C处的优劣势。
材料一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
材料二 图1为五常大来加工企业分布图,图2为五常大米不同档次产业链收益(单位:元/单位质量)分配图。

(1)五常大米品质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常稻米种植过程中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常市大米加工企业集中分布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五常市不同档次大米中,销售收益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五常大米产业链收益规律为当地农民提高收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10题)
下图中的图a示意我国某河流中下游一横截面多年水位变化,图b为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种植水稻、油菜 |
C.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 |
D.7、8月乙处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
A.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 B.蒸发加剧,降水量减少 |
C.过度抽取地下水,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 D.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大 |

【小题1】图示①、②两地( )
A.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
B.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
C.自转角速度相等,①地线速度大 |
D.自转线速度相等,②地角速度小 |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 |
B.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 |
C.极昼范围扩大 |
D.所处季节相同 |

【小题1】有关图中暖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温增湿 | B.降温减湿 |
C.①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 | D.从①到②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 |
A.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 B.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 |
C.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 D.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

【小题1】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乙地( )
A.地震 |
B.河流含沙量增大 |
C.火山喷发 |
D.形成褶皱山脉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65年 | B.1980年 | C.2015年 | D.2045年 |
A.老龄人口增加 | B.人口增加 |
C.用工成本上升 | D.人才外流严重 |
2016年11月21日,富有四川特色的“熊猫”列车在高架轨道上顺利完成运行(如图)。空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补充。它把铁轨架在空中,把车厢悬挂在空中,不与人争路,不与车争路,不与植物争生存空间。与修建地铁动辄大投入相比,新能源空铁的轨道与梁柱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施工简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地铁相比,空铁建设的优点不包括(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 B.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 |
C.占地面积小,适应复杂地形 | D.以后改建、扩建更容易 |
A.上海 | B.北京 | C.成都 | D.重庆 |
下图是对某地区一次森林大火事件T0至T3,四个时段卫星影像进行分析而绘制成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获取四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图需要( )
A. 利用遥感技术
B.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C.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D. 实地勘测
【小题2】从该地区森林大火燃烧情况推断,下列最为合理的是( )
A. 甲区可能是湖泊 B. 丙区的树种比戊区易燃烧
C. 丁区大火燃烧时间最久 D. 森林大火到了T3时已熄灭

【小题1】从2006年到2010年,该地明显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 |
B.土地荒漠化 |
C.土壤污染 |
D.土地盐碱化 |
A.居住面积扩大 |
B.盐碱地得到治理 |
C.退耕还林还草 |
D.种植业规模扩大 |

【小题1】图示湿地的重要生态价值是( )
A.防风固沙 |
B.保护生物多样性 |
C.蓄洪防旱 |
D.提供木材 |
A.建立湿地保护区 |
B.实施退田还湖 |
C.排水开垦农田 |
D.发展滩涂养殖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2题)

(1)此图所示时期是__________前后,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
(2)图中AB线是___________(晨、昏)线,此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时。
(3)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近日点、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_____________(快、慢)。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由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递减。
(5)A、B、D三点的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_;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