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36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3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我国主要湿地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我国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从    (热量带)到    (热量带)均有分布。
(2)从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   部地区,尤以    (河流)中下游地区、  平原、广东沿海为多。
(3)西部地区最大的湿地是 。我国许多自然湿地以外,还有很多的人工湿地,请举例:    、  、 (至少三例)
(4)请下列湿地类型的序号填入表中相应的我国分布地区中(可重复选择)。
①红树林  ②咸水湖和盐湖  ③湖泊湿地 ④河流湿地  ⑤沼泽湿地  ⑥亚热带人工湿地
湿地的分布区
主要的湿地类型
东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青藏高原
 
西北干旱地区
 
海南和广东沿海地区
 
2.
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荒漠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地与B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C地没有形成沙漠而B地形成沙漠。简要分析主要原因(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
(3)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简述该地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从河湖、绿洲、耕地等方面考虑)
3.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材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7 361亿元,2004年为13 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工业。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________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双选)(  )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6)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4.
湿地资源的破坏已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7-8题的湿地资源的破坏方式造成的恶果分别是:
【小题1】捕捞、狩猎、砍伐、采挖过量的湿地生物资源()
A.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的泥沙淤积B.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
C.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D.湿地水污染,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小题2】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植被破坏()
A.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的泥沙淤积B.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
C.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D.湿地水污染,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5.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
【小题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夜变长,并长于昼
6.
该图是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A.由南向北B.由东向西C.由西南向东北D.由东南向西北
【小题2】若测得a 、b 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 厘米,判断a、b 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
(tan15°≈ 0.268    tan25°≈ 0.466    tan35°≈ 0.700)
坡度
0°~15°
15°~25°
25°~35°
>35°
土地利用方式
农田
梯田、经济林地
林、牧用地
封山育林区
 
A.农田B.梯田、经济林地C.林、牧用地D.封山育林区
7.

【小题1】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A.以荒漠为主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D.以草原、荒漠为主
【小题2】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
C.分布在旱农业区内部D.分布在河流上游
8.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优点有(  )
①获取资料快,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②受地面限制少,避免人员伤亡③获取信息量大④探测范围大,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需调用的专题图层有(  )
①地形图层    ②土壤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 ⑦工业图层   ⑧城市图层 ⑨交通图层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⑥⑦⑧⑨D.⑤⑥⑦⑧
10.
当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该农业生产被称为 ( )
A.精准农业耕作B.粗放农业耕作C.密集农业耕作D.商品农业耕作
11.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哪方面发展条件稍差(  )
A.交通不便B.国内的经济腹地较小
C.农副产品供应缺乏D.水资源不足,气候温暖湿润
1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第Ⅲ阶段
A.城市化发展以小城镇为主导B.城乡一体化地带初步形成
C.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减弱D.城市化向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3.填空题(共1题)

13.
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带和 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 条件较为优越。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
 ,②  ,③  ,④  ,⑧  
(3)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海域名称:
 ,⑦  
(4)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分析⑤农业区(带)形成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