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363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8

1.综合题(共8题)

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该处地形是________,该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试说明理由。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是_____________(水循环),在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岩,①和②处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________。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假设该地处在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该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
2.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
(2)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
(3)根据图中地质构造信息,判断①②岩层的新老关系。
3.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_方向上力的作用,属于________(拉张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______运动和____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运动。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_____。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

4.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处的岩石可能是什么岩石?请说明其岩石的形成原因。
(2)如在A、B两处采煤,要注意的事故依次可能有什么?
(3)说明甲地的地貌类型、判读依据及其形成原因。
5.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在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则铁路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哪处?并说明理由。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中的哪处?并说明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
6.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 ,判断理由 。(4分)
(2)A地成山的原因  。(2分)
(3)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形成 岩,原因是 。(2分)
(4)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A、B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 理由 。(4分)
7.
读“某地层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A,B,C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
(2)说出B处为山、C处为谷的原因。
(3)在生产活动中,A、B、C三处各有什么实践意义?
8.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A处地形名称是______,此处形成该地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1题)

9.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A向B由老到新
【小题2】图中长腰山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10.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
B.③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
C.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
D.⑤处形成大陆岛
【小题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11.
读下列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小题2】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地堑景观的分别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②D.④①
12.
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小题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砂岩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灰岩D.安山岩 玄武岩
13.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
【小题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4.

   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甲、乙、丙、丁中属于倒置地形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丁
【小题2】甲处(  )
①不适合选做水库坝址 
②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谷
③地质条件适合开凿隧道
④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15.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下图为该类景观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
A.大理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
A.③②① 地壳下沉
B.②①③ 地壳下沉
C.②①③ 流水侵蚀
D.②①③ 地壳抬升
16.
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A.背斜B.向斜
C.断层D.褶皱
【小题2】下列地形与图中右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
A.渭河平原B.华北平原
C.华山D.富士山
17.
读地质剖面图,以下两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B.④处是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C.①处岩层由中心向两翼由老到新
D.④处岩层由中心向两翼由老到新
【小题2】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
A.①B.②
C.③D.④
18.
根据下图判断,华山的形成是(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19.

   根据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该地地形成因是(  )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
C.背斜成山D.背斜成谷
【小题2】下列叙述不可信的是(  )
A.该地区曾发生过变质作用
B.B处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该地区曾是广阔的热带浅海
D.A处修水利要注意塌方渗漏
20.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以下三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岩层正常情况下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小题2】乙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
A.向斜
B.背斜
C.山岭
D.断层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山是因两侧陷落而相对高出的块状山
B.甲处形成谷地因为这里是向斜构造
C.甲处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D.乙处因槽部岩石坚固适合修建隧道
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质构造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③背斜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因而易被侵蚀成谷地 ④背斜常形成储油构造,向斜常形成储水构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
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地壳水平运动
D.地壳垂直运动
23.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判断图中甲地为哪种地质构造(  )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海沟
【小题2】依地势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的排列应为(  )
A.乙、丙、丁
B.乙、丁、丙
C.丙、乙、丁
D.丙、丁、乙
24.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
25.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以下两题。

【小题1】该区域地质构造的主要成因有(  )
①流水沉积作用 ②风力侵蚀作用
③地壳水平运动 ④地壳升降运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小题2】甲、乙、丙、丁四地中,开采煤矿时发生透水事故风险较大的是(  )
①甲地 ②乙地
③丙地 ④丁地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6.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景观。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
A.①处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B.②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③处地形平坦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D.④处岩层发生倾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7.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
28.
渭河谷地对应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
29.
读下列两幅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下列地理事物与②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A.华山
B.渭河平原
C.安第斯山脉
D.富士山
【小题3】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或天然气资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选择题(共4题)

30.

为了便于对生物的研究,常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

31.

为了便于对生物的研究,常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

32.

春秋五霸中第一个霸主是(     )

33.

春秋五霸中第一个霸主是(     )

4.填空题(共4题)

3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为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含沙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4)图示地区欲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两处中,应选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
目前勘探油气主要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F1、F2、F3、F4都是 构造,判断理由是什么?
(2)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F1、F2、F、3F4形成之前,该地区是一个完整的 构造。
(3)图中河流的成因是   。该河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主要原因是什么?
36.
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把缺少的部分补充完整。
(1)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法。
(2)研究目的: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
(3)实验材料:4厘米×30厘米的竹片(或______)2片。
(4)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形变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
(5)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

(6)研究结论:
①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
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是______。
37.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__,地貌名称是__________。
(2)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三处中的________处开采最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