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358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6/15

1.综合题(共1题)

1.
读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将对下列地区农业产生的影响: 
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影响: 
对温带耕作区影响: 
(3)简述温室效应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你认为能够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有哪些?

2.单选题(共6题)

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
3.
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P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 ②北半球 ③西经度三个条件的是
A.B.C.D.
4.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比较符合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下列国家中,与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A.印度B.德国
C.瑞典D.肯尼亚
5.
下图为世界水稻种植区北界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确定水稻种植区北界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B.热量
C.降水D.土壤
【小题2】非洲大陆北部位于水稻种植区,但水稻种植很少,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当地居民没有种植水稻的经验
B.稻米不是当地居民喜爱的粮食
C.完全没有种植水稻的地形条件
D.有种植水稻的光热条件,但降水少,不利于水稻生长
6.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破坏植被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小题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7.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目前国家已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其主要原因是
A.粮食大量过剩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劳动力缺乏D.转向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3.选择题(共4题)

8.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这一论断强调的是下列哪一经济举措(  )

9.

下面年代尺上标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选项中高度概括中共八大的重要历史意义的是(     )

10.

下面年代尺上标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选项中高度概括中共八大的重要历史意义的是(     )

11.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