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357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

1.综合题(共2题)

1.
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示海域中岛弧的形成原因。
2.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题。


沿PQ一线的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
说出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并简述地形形成的主要成因。

2.单选题(共7题)

3.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③为变质岩,④⑤为岩浆岩,其余为沉积岩。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小题2】图中区域
A.a 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B.b 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 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d 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4.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
【小题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横亘石壁如带。”该地“山崖”形成的过程可能是(  )
A.地壳下沉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地壳上升 风化侵蚀
B.固结成岩 地壳下沉 沉积作用 风化侵蚀 地壳上升
C.地壳上升 固结成岩 地壳下沉 沉积作用 风化侵蚀
D.沉积作用 风化侵蚀 地壳上升 固结成岩 地壳下沉
6.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
A.甲—山地成因与喜马拉雅山相同
B.乙—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丙—岩层受到挤压断裂抬升成山
D.丁—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7.
读图,图示两个主要大陆(  )
A.处于同一板块B.相距将会越来越远
C.边缘有深海沟D.均有山脉贯通南北
8.
北京市某中学师生到门头沟灵水举人村野外考察。图I是灵水八景之一“独山莲花”照片,构成“独山莲花”的岩体为浅层侵入岩一种。图II是当地另一处的含煤岩层。图III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I中的“独山莲花”和图II中的含煤岩层分别属于图7中的
A.A和BB.B和DC.D和CD.A和C
【小题2】“独山莲花”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III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岩浆—①—A—③B.沉积物—④—C—⑤—D
C.岩浆—②—B—④D.沉积物—④—C—③—B
【小题3】图III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① ② ③ ④B.③ ④ ⑤ ⑥
C.① ② ⑤ ⑥D.① ② ④ ⑤
9.
下图为我国新疆南部的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图中所示(  )
A.岩石圈厚度达120千米B.板块为东西相向运动
C.岩浆喷发形成天山山脉D.板块边界为消亡边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