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351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6/3

1.综合题(共3题)

1.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陆板块是不是全部在大陆、海洋板块是不是全部在海洋?请举例说明.________.   
(2)红海是图中的________板块(填字母)和________板块由________(运动方式)形成的.   
(3)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4)在A和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 (多选)   
A. 盆地B. 巨大的高原C. 深邃的海沟D. 岛弧.
2.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
3.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

(1)从地质构造上看,D地属于________构造,分析其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________.   
(2)A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_______(地形),喜马拉雅山、泰山、阿尔卑斯山的构造与A相似的是________.B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如我国的________.   
(3)C、D两处适宜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处,适合找油气的是________处.

2.单选题(共14题)

4.
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  )
A.F处可能形成海沟
B.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
C.E处岩石年龄较F处新
D.F处地壳运动较E处活跃
【小题2】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有可能为(  )
A.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
5.
内蒙古某山有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
A.玄武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
【小题2】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6.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7.
科考人员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有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读该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小题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8.
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9.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小题2】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B.地层沉陷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
10.
“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申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   )
A.花岗岩和石灰岩B.大理岩和砂岩C.石灰岩和玄武岩D.砂岩和片麻岩
【小题2】关于“血迹石”和“干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
11.
下图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B.
C.
D.
12.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岩、页岩都属于a类岩石B.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c可能为岩浆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小题2】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B.②的活动可能与火山喷发有关
C.③作用最强烈的表现形式是流水的侵蚀作用D.大理岩、板岩的形成需经过④阶段
13.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该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图中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4.
读下“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面四处中,地质构造为向斜的是(   )
A.①B.②C.③    D.④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谷地的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    B.④处低地的形成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
C.②处地下油气资源丰富  D.③处可能有泉水出露
15.
读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 ②乙处为沉积岩
③甲可能是火山岩④乙可能是侵入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
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图中板块名称是(   )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
17.
某一岩层是由粘土、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莲的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
A.湖泊和沼泽B.热带浅海环境C.炎热干旱环境D.温湿茂密的森林

3.选择题(共4题)

18.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会抑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损坏了的机器。”这句话启示我们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十分重要。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小红与同学发生误会,用诙谐的语言打破僵局,平息怒气          ②小田被老师批评后,故意不认真听课,发泄自己心中不快

③小刚考试遇到难题,浑身紧张,通过做深呼吸的方法放松自己  ④小伟与父母发生矛盾,自己感觉委屈,就乱摔东西,以泄不满

19.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带电的是(  )

20.

wxyz的乘积是2002,并且w、x、y、z分别是质数.那么w2+x2+y2+z2=(  )

2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