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群岛的最大岛屿分布图,该岛屿面积21.2平方千米,为县政府驻地。该县水产品资源丰富,被称为"东海鱼仓"和"海上牧场"。近年来该岛上“渔家乐”(在渔民家中集住宿、餐饮、出海捕鱼等为一体的旅游形式)等特色旅游活动蓬勃发展。右图为左图中甲海滩附近的“渔家乐”房屋格局景观图,建筑物集中布局于海滩附近,且密度大,楼间距极小。

(1)游客发现该岛“渔家乐”菜单中海鲜价格较为便宜,但蔬菜价格较贵。试解释其主要原因。
(2)分析图2中经营“渔家乐”的房屋建筑集中、紧密布局的原因。
(3)简述该岛屿“渔家乐”发展的不利条件和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某游客于7月7日大清早赴沙滩甲处观海上日出,当日虽然万里无云,但该游客却扫兴而归。请说明原因。
材料: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群岛的最大岛屿分布图,该岛屿面积21.2平方千米,为县政府驻地。该县水产品资源丰富,被称为"东海鱼仓"和"海上牧场"。近年来该岛上“渔家乐”(在渔民家中集住宿、餐饮、出海捕鱼等为一体的旅游形式)等特色旅游活动蓬勃发展。右图为左图中甲海滩附近的“渔家乐”房屋格局景观图,建筑物集中布局于海滩附近,且密度大,楼间距极小。

(1)游客发现该岛“渔家乐”菜单中海鲜价格较为便宜,但蔬菜价格较贵。试解释其主要原因。
(2)分析图2中经营“渔家乐”的房屋建筑集中、紧密布局的原因。
(3)简述该岛屿“渔家乐”发展的不利条件和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某游客于7月7日大清早赴沙滩甲处观海上日出,当日虽然万里无云,但该游客却扫兴而归。请说明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左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图,图中的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国家,在该国乙地附近可见右图所示的较大规模的“麦田圈”。

(1)①海域沿海地区1月受_____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
(2)②航线上的海轮运载的物品多为_________,该航线经过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海峡和_________运河。
(3)③河流的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季节是_________,其原因是受_________影响,易出现_________天气。
(4)乙地“麦田圈”形成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其大规模发展对土壤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左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图,图中的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国家,在该国乙地附近可见右图所示的较大规模的“麦田圈”。

(1)①海域沿海地区1月受_____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
(2)②航线上的海轮运载的物品多为_________,该航线经过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海峡和_________运河。
(3)③河流的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季节是_________,其原因是受_________影响,易出现_________天气。
(4)乙地“麦田圈”形成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其大规模发展对土壤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3.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西哥享有“玉米的故乡”的美誉,大约九千年前,古代墨西哥人驯化玉米。玉米是一种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35℃,降水量为410~640mm,并对土壤要求不严。世界玉米产区多集中在7月份等温线为21~27℃,无霜期为120~180天的范围内。
材料二:左图为墨西哥地形图,右图为墨西哥城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简析墨西哥城最高月均温不在7月而在5月的原因。
(2)简述墨西哥成为玉米驯化地的有利区位。
(3)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说明墨西哥西南侧陡峭海岸地形的形成过程。
(4)判断图中乙、丙两地分别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一:墨西哥享有“玉米的故乡”的美誉,大约九千年前,古代墨西哥人驯化玉米。玉米是一种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35℃,降水量为410~640mm,并对土壤要求不严。世界玉米产区多集中在7月份等温线为21~27℃,无霜期为120~180天的范围内。
材料二:左图为墨西哥地形图,右图为墨西哥城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简析墨西哥城最高月均温不在7月而在5月的原因。
(2)简述墨西哥成为玉米驯化地的有利区位。
(3)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说明墨西哥西南侧陡峭海岸地形的形成过程。
(4)判断图中乙、丙两地分别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理由。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7年7月15日,历时8年的京新高速(北京——乌鲁木齐)全线通车,线路全长2540千米。贯通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等地。

(1)京新高速公路沿途的景观变化体现了_________规律,引起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图中京新高速公路沿线标注的四个城市中,城市等级最低的是_________。
(3)图中的朱日和是2017年“八•一建军节”阅兵场所,该地处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自然区名称),该地春季多_________ (气象灾害)危害。
(4)图中400 mm年降水量线以北区域的农业生产类型以_________为主,该线以东区域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
(5)描述400 mm年降水量线东段的走向,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2017年7月15日,历时8年的京新高速(北京——乌鲁木齐)全线通车,线路全长2540千米。贯通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等地。

(1)京新高速公路沿途的景观变化体现了_________规律,引起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图中京新高速公路沿线标注的四个城市中,城市等级最低的是_________。
(3)图中的朱日和是2017年“八•一建军节”阅兵场所,该地处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自然区名称),该地春季多_________ (气象灾害)危害。
(4)图中400 mm年降水量线以北区域的农业生产类型以_________为主,该线以东区域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
(5)描述400 mm年降水量线东段的走向,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11题)
5.
左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固态降水率是指雪、雹等固态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右图是该半岛北部某区域夜晚景观照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地势 ④河湖分布⑤洋流分布⑥植被状况
【小题2】图2中极光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太阳黑子产生高能带电粒子②太阳日冕层产生的太阳风③纬度高地磁力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小题1】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地势 ④河湖分布⑤洋流分布⑥植被状况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⑤⑥ |
①太阳黑子产生高能带电粒子②太阳日冕层产生的太阳风③纬度高地磁力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6.

【小题1】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2】从红壤到棕壤,再到暗棕壤的地带性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地带性土壤是指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地带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 B.人类活动 | C.地形 | D.气候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7.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莫霍界面等深度线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的数值应是
【小题2】若沿北纬30°绘制地壳剖面图,则厚度最大处的地形类型最有可能是

【小题1】图中M的数值应是
A.40 | B.42 | C.44 | D.46 |
A.四川盆地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马里亚纳海沟 | D.青藏高原 |
8.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天气状况是( )
【小题2】对图中甲、乙锋线与雨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天气状况是( )
A.①地吹东南风 | B.②地吹西南风 |
C.③地风速最大 | D.④地气压最高 |
A.甲为冷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前 |
B.乙为冷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后 |
C.甲为暖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后 |
D.乙为暖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前 |
9.
下图为商丘市某住宅的设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屋顶雨水花园中花草生长最旺盛的时间段应是( )
【小题2】若该住宅业主想在花园中种植果树,宜选择的树种是( )
【小题3】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的主要目的是应对( )

【小题1】该屋顶雨水花园中花草生长最旺盛的时间段应是( )
A.1~2月 | B.4~5月 | C.7~8月 | D.10~11月 |
A.荔枝树 | B.柑橘树 | C.椰子树 | D.枣子树 |
A.水资源紧缺 | B.风沙危害多发 | C.土地资源紧张 | D.热量资源短缺 |
10.
夏季,干旱地区的湖泊具有明显的 “冷岛效应”,即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右图为北疆地区最大湖泊艾比湖,随着区域人口密度的增长,湖泊周边地区垦殖规模扩大。下图为该湖泊1968~2013年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艾比湖1968~2013年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冷岛效应”的存在,使得湖泊及湖岸地区

【小题1】造成艾比湖1968~2013年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 B.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 | C.区域降水减少 | D.流域内灌溉用水增加 |
A.对流增强,植物蒸腾加快 | B.降水增多,热量交换加快 |
C.蒸发减弱,利于淡水保存 | D.土壤变干,不利农业发展 |
11.
下图是两种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人口规模和生活质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信息反映的是( )
【小题2】两条曲线形态的变化,反映了人口容量具有( )

【小题1】图示信息反映的是( )
A.P1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容量 |
B. P1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 |
C.P2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
D.P2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 |
A.警戒性 | B.相对性 |
C.临界性 | D.绝对性 |
12.
下图为日本西部山区某地传统民居“合掌屋”和农业生产场景。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小题2】合掌屋尖顶的主要功能是

【小题1】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A.地中海式农业 | B.水稻种植业 |
C.种植园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A.春季排雨水 | B.夏季遮阳光 |
C.秋季防台风 | D.冬季防暴雪 |
13.
【小题1】木糖醇在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2】山东省成为我国最大木糖醇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是( )
木糖醇口香糖不仅具有口香糖清洁口腔,促进牙齿颌面发育的作用,而且具有防龋齿、防止蛀牙等功效,广受民众的欢迎,但其生产与消费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山东省是我国最大的木糖醇生产基地,下图为木糖醇生产工艺流程图。
【小题1】木糖醇在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 B.水体污染 |
C.噪声污染 | D.固体废弃物污染 |
A.技术先进 | B.市场广阔 |
C.原料丰富 | D.交通便利 |
14.
下图是某工业基地的生产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小题2】我国下列钢铁工业基地中,与该工业联系最相符的是

【小题1】该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交通 | B.原料、动力 |
C.动力、技术 | D.原料、劳动力 |
A.辽宁鞍山 | B.上海宝山 |
C.山西太原 | D.四川攀枝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