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8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MN线此时太阳高度为0°。讨论B点一小时后的光照和昼夜情况并说明理由。
(2)科考船往返于中山站、长城站之间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我国在冰穹A建立了无人自动天文观测站。那里有哪些独特的观测条件?

(1)图中MN线此时太阳高度为0°。讨论B点一小时后的光照和昼夜情况并说明理由。
(2)科考船往返于中山站、长城站之间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我国在冰穹A建立了无人自动天文观测站。那里有哪些独特的观测条件?
2.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简述崇明东滩湿地的地理位置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形成条件。
(2)以湿地为例,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
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1999年正式加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保护网络,2002年1月,湿地国际秘书处正式接纳崇明东滩为国际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是指国际性迁移水禽的栖息地。(左下图为东滩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湿地与外部圈层示意图 )


(1)简述崇明东滩湿地的地理位置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形成条件。
(2)以湿地为例,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
3.
读某日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

(1)形成图中锋面天气系统的原因是什么?北京在该锋面影响下天气将会怎样变化?
(2)图中北京东北方向有一个天气系统。画出北半球此类天气系统的示意图(注明名称、天气、气流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方向并加以必要的标注)。

(1)形成图中锋面天气系统的原因是什么?北京在该锋面影响下天气将会怎样变化?
(2)图中北京东北方向有一个天气系统。画出北半球此类天气系统的示意图(注明名称、天气、气流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方向并加以必要的标注)。
4.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据图归纳1990年—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和变化特点。
(2)简述我国近年来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并说明其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出生103—107个男孩。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持续偏高。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

(1)据图归纳1990年—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和变化特点。
(2)简述我国近年来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并说明其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5.
阅读加拿大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概括加拿大所属地域文化圈的特点。
(2)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石油化学工业中心,据图分别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
(3)温哥华和多伦多是加拿大华人最多的城市,据图比较两城市的地理环境差异。


(1)概括加拿大所属地域文化圈的特点。
(2)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石油化学工业中心,据图分别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
(3)温哥华和多伦多是加拿大华人最多的城市,据图比较两城市的地理环境差异。
6.
阅读长江三角洲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试评价上海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和不足。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试评价上海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和不足。
7.
读“黄土高原的过渡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2)试说明黄土高原在我国地理环境中具有哪些过渡性。
(3)举例说明黄土高原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

(1)简要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2)试说明黄土高原在我国地理环境中具有哪些过渡性。
(3)举例说明黄土高原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
8.
读“欧洲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分析A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2)C河是俄罗斯的大河,它与B河在河流的特征上有什么不同?
(3)D处为喀斯特高原,简述喀斯特地貌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1)分析A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2)C河是俄罗斯的大河,它与B河在河流的特征上有什么不同?
(3)D处为喀斯特高原,简述喀斯特地貌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2.单选题- (共10题)
9.
【小题1】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 )
【小题2】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
【小题3】鲍姆加特落地时,当地时间为( )
奥地利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4日9时30分(西六区)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于北京时间15日凌晨2时12分03秒成功落地。

【小题1】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 )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热层 | D.散逸层 |
A.逐渐降低 | B.逐渐升高 |
C.先升高后将达到 | D.先降低后升高 |
A.10月14日12时12分03秒 |
B.10月14日11时12分03秒 |
C.10月14日10时12分03秒 |
D.10月14日9时12分03秒 |
10.
读2006-2011年间5月下旬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平均面积变化对比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小题2】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有关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
A.长江上游地区降水量的变化 | B.长江中游地区降水量的变化 |
C.长江下游地区降水量的变化 | D.珠江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
A.所在地区又称两湖平原 | B.所在地区均属江南水乡地域文化 |
C.所在地区统称江南丘陵 | D.所在地区分列长江南北 |
11.
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为图中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钓鱼岛(25°44.6′N,123°28.4′E)位于上海的
【小题2】从我国的领海基线量起,我国的专属经济区至
【小题3】一度纬差(1°)长度的六十分之一规定为1海里,即一分纬差(1ˊ)表示1海里。图中南小岛的地理坐标是25°43.2′N,123°33.2′E,它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最南点。如以南小岛为基点,领海的最南边界线纬度约在

【小题1】钓鱼岛(25°44.6′N,123°28.4′E)位于上海的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A.200海里 | B.188海里 |
C.24海里 | D.12海里 |
A.27°55.2ˊN | B.27°31.2ˊN | C.25°31.2ˊN | D.25°55.2ˊN |
12.
阅读东非高原游牧路线示意图、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

【小题1】沿着游牧路线,下列叙述中可信的是
【小题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小题3】多多马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4】有关东非高原的不正确叙述是

【小题1】沿着游牧路线,下列叙述中可信的是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 B.随着雨季南北迁移 |
C.向北可至北回归线 | D.易受湖水泛滥侵扰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热带沙漠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C.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A.非洲最高山峰位于此 |
B.非洲之角位于此 |
C.非洲最长河流发源于此 |
D.非洲最大湖泊位于此 |
13.
读大西洋海底地形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呈“S”型的是
【小题2】该海底地形反映了板块的哪种运动?
【小题3】该图西北部所示海区大陆沿岸的洋流是

【小题1】图中呈“S”型的是
A.海沟 | B.海岭 |
C.岛弧 | D.褶皱山脉 |
A.碰撞 | B.张裂 |
C.俯冲 | D.挤压 |
A.寒流 | B.密度流 | C.涌升流 | D.季风性洋流 |
14.
读计算机合成的地球昼夜分布图,图的投影中心在上海附近,回答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可信的时刻是
【小题2】如果把此图的地球想象成月球,地球的白昼部分想象成月球的亮面。此月相出现接近于

【小题1】据图判断,可信的时刻是
A.2012年12月3日上午3:56 |
B.2012年12月3日下午3:56 |
C.2013年3月3日上午3:56 |
D.2013年3月3日下午3:56 |
A.初二 | B.初七 |
C.十六 | D.二十二 |
15.
阅读某区域地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地出现干旱、乙地出现洪涝的月份一般为
【小题2】甲地农作物多为
【小题3】影响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首要因素是

【小题1】甲地出现干旱、乙地出现洪涝的月份一般为
A.2月 | B.6月 |
C.8月 | D.12月 |
A.水稻、棉花 | B.春小麦、玉米 |
C.冬小麦、棉花 | D.水稻、油菜 |
A.气候 | B.地形 | C.劳动力 | D.市场 |
16.
阅读世界汽车工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二十世纪初,汽车工业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当时美国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条件是
【小题2】19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达到世界第一。日本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
【小题3】2011年全球汽车产量为8010万辆,中国则以1840万辆的产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世界汽车工业出现了第四次转移。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条件是

【小题1】二十世纪初,汽车工业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当时美国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工资低廉 |
B.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
C.中西部城市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
D.钢铁、石化迅速发展、利于汽车工业集聚发展 |
A.北九州 | B.日本海沿岸 | C.北海道 | D.濑户内海沿岸 |
A.劳动力丰富、工资低廉 | B.施行改革开放,国内市场需求巨大 |
C.面临困难、经济进入衰退时期 | D.工业基础庞大,汽车制造配套条件好 |
17.
阅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小题2】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3】关于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
A.分散大城市的职能,能够解决我国的城市问题 |
B.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出现多个城市群 |
C.我国城市进程在加快,出现了郊区化与逆城市化 |
D.我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加重了城市人口老龄化 |
A.产业升级就是要形成支柱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例 |
B.产业转移就是要接纳高新产业、转出传统产业 |
C.产业升级就是要减少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
D.产业转移就是要使环境、经济和生产力水平相协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