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材料二图乙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PQ铁路线的建成对该区域的铜矿开采、冶炼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强劲的风力”和沙丘的成因。
(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据材料二分析铜矿开采及冶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1)图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受__________,夏季盛行__________(风向)______风受它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2)冬季该区域常受_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阴天、雨雪、刮风等天气现象。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___________(填方向)。
(3)黄河口附近的地形为三角洲,从外力作用看是由____________。
(4)黄河水主要参与了_________水循环,它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_______。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是恒河三角洲,宽320公里,开始点距海有500公里。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
(1)恒河三角洲是世界最大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形成条件。
(2)每年7—9月,恒河三角洲经常发生洪水灾害,请分析其形成自然原因。
材料二 黄麻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都仅次于棉花,具有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织麻袋、粗麻布等。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可在旱田种植,亦可在坡下平地种植。
(3)孟加拉国号称“黄麻之国”,请分析其发展黄麻种植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左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右图)。

材料二:杏花村(左图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山西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
(2)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的是_____________。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3)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汾河谷地与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成因有何不同?
(4)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有利的区位因素。
材料一:黑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

材料三:额济纳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下的一个旗,面积114606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多为无人居住的沙漠区域。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该旗。
(1)黑河发源地祁连山的走向是 。黑河流域位于中国的第 级阶梯。黑河属于 河(内流、外流),该河径流量从中游至下游逐渐 ,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 和 。
(2)图中甲、乙、丙三区域最可能形成大面积冲积扇的是 ,有大面积沙丘分布的是 。冲积扇和沙丘都属于 地貌。
(3)试分析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
(4)分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5)简述为防止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 (共9题)

【小题1】P地的海拔最可能为( )
A.0 m | B.500 m |
C.800 m | D.1 200 m |
A.向斜槽部,挤压弯曲而成 | B.背斜顶部,流水侵蚀而成 |
C.断层陷落,流水侵蚀而成 | D.雪域高原,冰川侵蚀而成 |
读地貌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 )
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 |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
A.河流入海口 | B.山间河谷出口 |
C.大江大河中下游 | D.盆地中心 |
地质工作者深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形成该地貌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小题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冰川侵蚀作用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广东揭西某河床上自然形成的河流壶穴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生物破坏 |
A.中下游 | B.中上游 |
C.三角洲 | D.河漫滩 |
“牛肝地”是指在红层软岩分布地区形成的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区域“牛肝地”形成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新疆 | B.江西 | C.青海 | D.陕西 |
A.气候变异 | B.地表形态变化 |
C.过度农业活动 | D.土壤肥力变化 |
A.土壤厚度增大 | B.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
C.土壤肥力提高 | D.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
200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我国的广东丹霞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黄山、庐山、嵩山、张家界、五大连池等八处为“世界地质公园”,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五大连池 | B.石林 | C.嵩山 | D.庐山 |
A.五大连池 | B.黄山 | C.石林 | D.庐山 |
3.选择题- (共2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