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该时节东部沿海多出现________灾害,该灾害从气压状况来说属于_______。
(2)描述乙地气候特征并简述其成因。
(3)简述与乙地纬度相当的大陆西岸的气候及成因。
材料一 图1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某日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材料二 图2为材料一图中乙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

(1)该时节东部沿海多出现________灾害,该灾害从气压状况来说属于_______。
(2)描述乙地气候特征并简述其成因。
(3)简述与乙地纬度相当的大陆西岸的气候及成因。
2.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表格。
(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根据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比较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表格。
| 甲 | 乙 |
自然带类型 | ① | 草原、荒漠过渡带 |
主要粮食作物 | ② | 小麦 |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拟出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土地盐碱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③ |
(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A.下渗减少,径流增大,蒸发加强 |
B.地面变干燥 |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 |
(3)根据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09-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 ,其造成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
(2)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和主要能源消费区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能源生产区集中分布在 ,缓解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分析东部沿海核电开发带布局的主要原因。
(4)新疆和西南地区是我国两大能源基地,填表比较其差异。
材料一:我国2009-2012年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1)2009-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 ,其造成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
(2)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和主要能源消费区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能源生产区集中分布在 ,缓解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分析东部沿海核电开发带布局的主要原因。
(4)新疆和西南地区是我国两大能源基地,填表比较其差异。
| 主要能源类型 | 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新疆基地 | | |
西南基地 | | |
2.单选题- (共20题)
4.
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小题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 海浪的影响 B. 暖流的影响
C. 海风的影响 D. 寒流的影响

【小题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小题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 海浪的影响 B. 暖流的影响
C. 海风的影响 D. 寒流的影响
6.
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被行星遮挡的现象称为“凌日”。下图为某行星“凌日”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2】关于图中太阳上诸多“小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星 | B.火星 | C.木星 | D.土星 |
A.一般形成于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 |
B.其数量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 |
C.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对地球无影响 |
D.肉眼可见,因此多采用肉眼直接进行观测 |
7.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
【小题2】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小题1】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0.
【小题1】在南京青奥会开幕时,西五区的区时是( )
【小题2】开幕式次日,运动员们观察到南京日落的方位最可能是( )
在拼搏中放飞青春梦想,让奥林匹克精神薪火相传。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时间2014年8月16日19时在中国南京正式开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在南京青奥会开幕时,西五区的区时是( )
A.2014年8月16日16时 | B.2014年8月16日6时 |
C.2014年8月17日8时 | D.2014年8月15日16时 |
A.正西 | B.西南 | C.西北 | D.东南 |
11.
邢台市今年市区梨花于4月8日至9日开始进入始花期,郊县4月12日逐渐进入始花期;此后一周,该市天气以晴朗为主,气温上升,最高气温达20℃~25℃。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图中,能够解释市区与郊县梨花始花期时间差异的是
【小题2】①②③④图中,最能够解释材料所述“此后一周”邢台市天气状况的是
【小题3】从多年来看,邢台市4月份沙尘天气多发,图中能够解释这种天气形成的是

【小题1】①②③④图中,能够解释市区与郊县梨花始花期时间差异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2.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
【小题2】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小题1】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 B.90°N、赤道低气压带 |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 D.60°S、赤道低气压带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
13.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有( )
【小题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小题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有( )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 B.利用率过低 |
C.水污染严重 | D.土壤盐碱化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小 |
C.灌溉用水量小 | D.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 |
1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N处地质构造分别是( )
【小题2】图中花岗岩的形成 ( )

【小题1】图中M、N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背斜、向斜 | B.向斜、背斜 |
C.断层、背斜 | D.断层、向斜 |
A.属于沉积作用 | B.属于变质作用 | C.是最晚的 | D.晚于岩层② |
16.
【小题1】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
【小题2】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
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
A.100cm/s | B.200cm/s |
C.300cm/s | D.400cm/s |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
17.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小题2】此图可以说明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性质

【小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④CO2 |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④O2 |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④CO2 |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性质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8.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乙、丙处植被的分布主要是( )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 |
19.
下表是1971~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人数(单位:万人)。读图和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表可知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小题2】能给人类带来一定资源的自然灾害是( )
| 地震 | 洪涝 | 干旱 | 火山 |
死亡 | 1.91 | 1.27 | 7.36 | 0.10 |
受伤 | 2.63 | 2.07 | 0 | 0.03 |
影响 | 168.83 | 6 004.13 | 6 069.26 | 9.43 |
无家可归 | 23.76 | 324.14 | 2.27 | 1.51 |
合计 | 197.13 | 6 331.61 | 6 078.89 | 11.07 |

【小题1】由图表可知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A.干旱、地震 | B.洪涝、火山 | C.洪涝、地震 | D.火山、地震 |
A.地震 | B.火山 | C.洪涝 | D.干旱 |
20.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
【小题2】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 | B.不断南移 |
C.不断东移 | D.不断西移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
22.
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数码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图反映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数码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①为生产规模过大 | B.②为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
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 | 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 |
A.环境向恶性发展 | B.必须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
C.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 D.人类与环境具有对立性 |
23.
【小题1】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小题2】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
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 三叶虫 | B.中生代 恐龙 |
C.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类 | D.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 |
A.温热的草原地区 | B.温暖广阔的浅海 |
C.温热的森林地区 | D.干旱的陆地环境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