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试描述L湖湖底坡度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试描述L湖湖底坡度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2.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环渤海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海水冰点与海水盐度关系图(冰点指海水结冰的温度)。

(1)简述渤海沿岸海冰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并简析原因。(8分)
(3)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工业化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经济区发展第二产业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的有利条件。(4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环渤海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海水冰点与海水盐度关系图(冰点指海水结冰的温度)。

(1)简述渤海沿岸海冰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并简析原因。(8分)
(3)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工业化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经济区发展第二产业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的有利条件。(4分)
2.单选题- (共7题)
3.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小题2】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该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A.横断山区 | B.三江平原 | C.江汉平原 | D.黄淮平原 |
A.伏旱明显 | B.春旱严重 | C.水能丰富 | D.黑土广布 |
4.
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下图是我国春天开始日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等值线M的日期最有可能的是
【小题2】4月1日入春等值线在A处向北弯曲,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图中等值线M的日期最有可能的是
A.2月25日 | B.3月5日 | C.3月15日 | D.4月1日 |
A.纬度位置 | B.地形影响 | C.海陆位置 | D.大气环流 |
5.
2012年4月以来,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对于图中P点的降水分析正确的是
①冬季盛行偏北风,P地处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夏季气温较高,对流活动旺盛,多对流雨 ③夏秋多气旋活动,多台风雨
【小题2】有关钓鱼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对于图中P点的降水分析正确的是
①冬季盛行偏北风,P地处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夏季气温较高,对流活动旺盛,多对流雨 ③夏秋多气旋活动,多台风雨
A.①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A.降水季节变率大 | B.修建环岛公路单位距离造价北部比南部高 |
C.陡崖相对高度约为205 | D.山地的坡度南部小于北部 |
6.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
【小题2】图中甲区域年日照时数较周围地区低,原因是

【小题1】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
A.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 B.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 |
C.大致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 D.大致从东北向西南递增 |
A.地处盆地,云雾多 | B.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
C.深居内陆,太阳辐射少 | D.位于城市附近,污染大 |
7.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①处地形区是
【小题2】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小题3】成都平原年太阳总辐射量小于青藏高原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①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 B.横断山区 | C.昆仑山脉 | D.祁连山脉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地壳断裂上升为主 |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壳断裂下沉为主 |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壳抬升运动为主 |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壳下沉运动为主 |
A.地势低,云量多 | B.地势高,空气稀薄 |
C.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8.
下图为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重心时空演变轨迹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该图反映中国的
【小题2】导致中国人口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1】该图反映中国的
A.人口重心移动总趋势由东北向西南 | B.人口重心每年移动距离比较均衡 |
C.人口数量的南北差异缩小 | D.人口重心移动距离不超过15千米 |
A.东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 | B.西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C.大量西部人口迁移到长江三角洲 | D.东北振兴吸引人口迁入 |
9.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小题1】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近年来比较严重,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图示地区原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却需要从外地调入粮食,其原因不包括( )

【小题1】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近年来比较严重,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与长三角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关 |
B.在湖水最少的冬季危害最大 |
C.会引起蓝藻大面积发生,影响城镇用水 |
D.可引入海水,加速湖水更新,加快净化 |
A.种植结构调整 |
B.城镇建设占用耕地 |
C.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
D.环境污染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
3.选择题- (共10题)
12.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17.
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对下列经济现象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电信运营商初步实现“降费”“提速”——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同城的小王与小赵交换闲置物品——商品流通中直接的物物交换
③纯手工制作的皮鞋比批量生产的皮鞋贵——价值决定价格
④小王花2元购买一支圆珠笔——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