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第二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302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8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 ,乙地   ,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2.
读亚洲某月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为北半球   季。
(2)B处风向为 ,成因是 ,这类季风在  (地区)最为典型;A处风向为    ,成因是   
3.
读“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B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
(2)图中a、b、c、d四处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地;甲地比乙地(  )。
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
(3)近日,将有__________锋从④地过境。①地在锋面过境后,天气将会    
(4)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   (上升、下降)运动。在②④两地的暖空气中,被迫抬升的是   地。
(5)结合“三国形势图”(下图),分析作为典型季风区的赤壁,冬季盛行偏北风,为什么会出现局部地区的东南风?试将赤壁设定在气压图A、B、C、D中的相应位置,并从气旋活动的角度分析东南风的形成。

2.单选题(共9题)

4.
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可能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面描写天气的诗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小题3】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5.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不同时段的天气状况最不可能的是
A.8:00 到 10:00 多云B.12:00 到 14:00 晴
C.14:00 到 16:00 多云D.18:00 到20:00 晴
【小题2】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下列哪些要素有关(   )
①太阳高度    ②纬度位置    ③地势高低    ④天气状况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百帕),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O→M→N→P→OB.M→N→O→P→M
C.M→N→P→O→MD.N→M→O→P→N
【小题2】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N的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的是
A.B.
C.D.
7.
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B.①②C.⑤⑥D.⑦⑧
【小题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8.
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高纬度
【小题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B.盆地C.山地D.高原
9.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3月6日报道,“格利泽581d”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3倍,质量约为地球的8倍,是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一个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被称为“超级地球”。它距离地球22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算得上是“邻居”,下图为“格利泽581d”行星与其中心天体运动关系的假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天体系统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级别相同()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小题2】根据假想图,关于“超级地球”的推测,最可能正确的是()
A.该行星上看中心天体东升西落B.是距其绕转恒星最近的行星
C.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D.与中心天体的距离适中
10.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⑤处近地面吹 风,⑤处的风力比①处
A.东南大B.西南大
C.东北小D.西北小
11.
下图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该锋面为()
A.北半球冷锋B.北半球暖锋C.南半球冷锋D.南半球暖锋
【小题3】甲、乙、丙、丁四处,位于冷气团中的有()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小题4】短时间内气温变化最明显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2.
小实验:(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A.温室效应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D.臭氧层破坏
【小题2】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
C.能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