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风带的风向是_____,全年受甲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_____。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性。A地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特征是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带。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带。
(4)E地的气候类型_____,⑧地的自然带是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为基础的。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风带的风向是_____,全年受甲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_____。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性。A地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特征是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带。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带。
(4)E地的气候类型_____,⑧地的自然带是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为基础的。
2.
下图为“亚洲季风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 月(1月或7月)季风图,判断的理由是 。此时B地形成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2)E地风向为 , F地风向为 。
(3)A地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
(4)D地气候类型为 ,此季节盛行风的成因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二是 。

(1)此图表示的是 月(1月或7月)季风图,判断的理由是 。此时B地形成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2)E地风向为 , F地风向为 。
(3)A地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
(4)D地气候类型为 ,此季节盛行风的成因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二是 。
3.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黄河径流所属水循环类型是 。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黄河径流所属水循环类型是 。
4.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该地地表形态的变化表现在:先是______使地面褶皱隆起,外力作用以_______为主,使该褶皱的顶部缺失;后是地壳___或相邻地区抬升,外力作用以______为主,使该褶皱构造上部覆盖新的岩层。
(3)如果该地修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B两地中的___________地。
(4)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________,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________。

(1)图中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该地地表形态的变化表现在:先是______使地面褶皱隆起,外力作用以_______为主,使该褶皱的顶部缺失;后是地壳___或相邻地区抬升,外力作用以______为主,使该褶皱构造上部覆盖新的岩层。
(3)如果该地修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B两地中的___________地。
(4)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________,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________。
2.单选题- (共15题)
9.
下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世界标准时间是( )
【小题2】该时刻,40°N纬线上( )

【小题1】此时世界标准时间是( )
A.22时 | B.14时 | C.10时 | D.6时 |
A.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
B.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
C.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 |
D.P点的地方时为7时 |
10.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小题2】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小题1】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A.东南 | B.西北 |
C.东北 | D.西南 |
A.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
B.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
C.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
11.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下图为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气候类型将不存在,那么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气候类型为
【小题2】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若图中甲地常年受某风带影响,图中甲地气候类型是

【小题1】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气候类型将不存在,那么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气候类型为
A.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 | B.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
C.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 D.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
A.地形 | B.下垫面 | C.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12.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极地高气压带 |
D.副极地低气压带 |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
13.
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
【小题2】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极地低气压带 |
C.副热带高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箭头 ① 包括风蚀作用,不包括风化作用 | B.箭头 ② 为外力作用 |
C.箭头 ① 、 ② 表示的地质作用中可能都有岩浆活动 | D.箭头 ② 为变质作用 |
15.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小题2】甲、乙、丙、丁四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小题3】甲、乙、丙、丁四海域,常年多雾的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丙 | D.丙、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6.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为沉积物,②~⑧为岩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上图中①代表的沉积物和②⑤⑧所代表岩石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符合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地质构造 | B.乙处对应的地表形态为山谷 |
C.岩石⑧中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 D.岩层⑥比丙断层形成时间早 |
A.![]() | B.![]() | C.![]() | D.![]() |
17.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地貌名称为( )
【小题2】该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

【小题1】图中的地貌名称为( )
A.沙丘 | B.冲积扇 | C.风蚀柱 | D.河口三角洲 |
A.地壳运动 | B.风力堆积 | C.流水沉积 | D.海浪侵蚀 |
18.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乙、丙分别代表
【小题2】上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箭头,属于内力作用的有
【小题3】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煤层的是

【小题1】图中乙、丙分别代表
A.岩浆、岩浆岩 | B.岩浆、沉积岩 |
C.岩浆岩、岩浆 | D.沉积岩、岩浆岩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
A.砾石和大理岩 | B.页岩和石灰岩 |
C.砂岩和玄武岩 | D.石英岩和花岗岩 |
19.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读图勘察加半岛的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对该岛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小题2】该岛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据图可知,对该岛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热量 | B.河流含沙量 | C.水源 | D.土壤肥力 |
A.植被 | B.太阳辐射 | C.地形 | D.火山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