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3015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下列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加州的水果、农产品和副食品丰富。加州2/3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地区。下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图。


(1)概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及不利条件。
(4)加利福尼亚州盛产葡萄。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该地发展葡萄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有专家认为欧亚各地频发的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有关。北极涛动(AO)是指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海平面气压数理分析的一种大气运动分析模型。在这种分析模型中,AO为正异常时,中纬度气压上升而极地气压下降,限制了冷空气向南发展;AO为负异常时,大气环流形式相反,冷空气较易向南发展。一般来说AO异常会持续整个冬春季节。


(1)2012年1月中旬开始,欧亚各地频发极寒天气,分析欧亚极寒天气的出现与北极涛动的关系。
(2)欧亚极寒天气不仅干扰人们的生活,也影响这些地区产业活动。分析极寒天气对欧洲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3)极地冷空气有三条南下扩散路径。一条沿大西洋东岸到欧洲地区,一条到亚洲地区,一条到北美地区。分析北美地形对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的影响。
(4)概述图2地区地形、地势特点。
(5)说明R地在2011年11月—2012年3月期间气候异常情况,结合AO、大气运动和地形等因素分析其气温和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
3.
阅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出现透水事故。


(1)将图中C、D、E各字母所代表的岩石,按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
(2)考古学家在G岩层中找到恐龙化石,他们是否可能在A、E两处中找到鸟类化石?说明理由。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海洋中H处岛弧的形成原因。
(4)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各种表现。
(5)说明②处地貌的名称,并分析成因。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处的森林正逐渐减少,分析这一现象对②处地貌的影响。
(6)图中D、G两处为地下采煤区,分析哪个地区更易发生透水事故,并说明原因。
4.
阅读“印度洋西北部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判读此时北印度洋的盛行风向,解释该盛行风向的成因。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季节A处形成涌升流的原因。说明涌升流对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说明曼德海峡表层海水流向,并分析其成因。
(4)分析该季节B、C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日期
5.21
5.22
白天(最高气温)
晴26℃
多云24℃
夜间(最低气温)
晴18℃
多云19℃
 
比较上表所列两天日较差大小,并用图示原理进行解释。

2.单选题(共11题)

6.
读甲、乙两幅“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小题。

甲图 乙图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气候类型的判读,正确的是( )
A.①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B.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D.④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2】关于图中各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干湿季
B.②地水热条件充分,雨热同期
C.③地降水分配均匀,全年温和
D.④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小题3】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气候主要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B.②地全年受低纬信风带的影响
C.③地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D.④地全年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
7.
下图为“某地(30°N,120°E)及附近地区大气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A.三圈环流B.热力环流
C.季风环流D.气旋和反气旋
【小题2】影响该环流强弱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B.植被状况
C.气温差异D.纬度位置
【小题3】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

   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左图为“我国部分领土示意图”,右图为“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表示钓鱼岛位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钓鱼岛的地势特征是( )
A.南部低,北部高B.中部低,四周高
C.南部陡,北部缓D.中部缓,四周陡
9.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代表亚欧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是
A.②③B.③⑤C.②⑤D.⑤⑥
【小题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②、③板块交界处出现的地貌是
A.褶皱山脉B.狭长裂谷C.海沟D.洋脊
10.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了探究。下图是学生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B.纬度越低,霜期越长
C.纬度越高,初霜出现越早D.纬度越低,终霜出现越迟
【小题2】不同地区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季风强弱B.纬度高低C.距海远近D.地形起伏
【小题3】霜冻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间和早晨,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弱B.地面辐射弱C.大气削弱作用弱D.大气逆辐射弱
11.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甲处海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甲处在纬度30°附近,则该处洋流可能是
A.本格拉寒流B.千岛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D.墨西哥湾暖流
【小题2】若甲处受洋流影响,等温线数值T2>T1,则该处可能在
A.10°W,61°NB.150°W,4°S
C.157°E,28°SD.143°E,32°N
【小题3】若甲处位于南半球东太平洋海域,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该处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鱼类大量死亡B.表层水温异常偏低
C.东南信风较常年偏弱D.沿岸暴雨频繁
12.

   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流及其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
B.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C.冬季有凌汛现象
D.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
【小题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中,受河流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3.
下列甲乙两图为“世界两大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自然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①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②河流径流量大  ③热量充足  ④降水量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关于甲、乙两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居民大多为黄色人种B.甲地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C.乙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D.乙地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
【小题3】如果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加工工业,城市A最适宜发展的部门是
A.蔗糖加工业B.麻纺织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D.棉纺织工业
14.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三沙市下辖的诸群岛,大多数岛屿属于
A.珊瑚岛B.大陆岛C.火山岛D.冲积岛
【小题2】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加强海岛行政管理  ②促进海南城市化  ③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④开发海南海洋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
月相是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的反映,与人类生活、生产紧密相联。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下列日、地、月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中,表示下弦月的是
A.B.
C.D.
【小题2】如果某人在上海看到上弦月上中天,则此时关于月相的观察时段与方位分别为
A.黎明、南方B.黎明、北方C.黄昏、南方D.黄昏、北方
【小题3】下列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月相相同的是
A.清明节和元宵节B.中秋节和重阳节
C.元宵节和中秋节D.重阳节和端午节
16.

   下图为中国某一河流干流流经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其中日蒸发总量为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河干流流经地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小题2】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
【小题3】若该区域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湿地减少C.荒漠化D.石漠化
【小题4】该河最可能是
A.塔里木河B.松花江C.淮河D.珠江

3.选择题(共2题)

17.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的位置是(  )
18.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白色代表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