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299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4

1.单选题(共14题)

1.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拍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
【小题2】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空呈现蔚蓝色B.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
C.常发生极光现象D.太阳辐射强度比地球大气上界小
2.
图甲为湖南某中学10月23日某时刻教室一隅的照片(该教室窗户朝南)。图乙为24节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照片的拍摄时间是
A.18:00B.14:00C.10:00D.6:00
【小题2】下列时段中,每天同一时刻黒板上的受光面积逐渐增大的是
A.惊蛰到立夏B.小寒到大寒C.小雪到大雪D.立冬到小寒
3.
蒋老师的外婆在湖南岳譴山游览完下山时,看到太阳在远处缓缓落山,此时北京时间为17时52分。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蒋老师的外婆最可能是在下列哪个日期观看日落的
A.3月25日B.7月13日C.10月16日D.12月10日
【小题2】蒋老师的外婆在岳麓山上看到湘江的景象,下列哪个现在蒋老师的外婆不可能看到?
A.湘江左岸有河滩裸露B.湘江上的船只偏向左岸航行
C.湘江左岸分布许多沙洲D.湘江右岸流水侵蚀严重
4.
在阿根廷(西三区)举行的世界青奥会男子跳高比赛刚刚结束,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学生陈龙同学,于当地时间2018年10月14日下午1时获得冠军!并创2米22个人最好成绩,打破青奥会纪录。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附中老师最早在什么时候得知陈龙夺冠消息
A.10月14日23:00B.10月14日12:00
C.10月15日0:00D.10月15日12:00
【小题2】陈龙10月19日阿根廷当地时间17:00出发,飞行25个小时到达北京首都机场,请问飞机落地时北京时间为几点钟?
A.10月20日5:00B.10月21日5:00
C.10月20日4:00D.10月21日4:00
【小题3】陈龙同学于2018年9月17日由长沙出发到南京参加国家队集训,再到2018年10月21日载誉归来。在此期间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慢一快一慢D.快一慢一快
【小题4】从长沙出发至载誉而归,陈龙同学参赛期间,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B.正是到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春小麦播种季节D.北极点附近极夜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
5.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地方时为(   )
A.12月22日6时
B.6月22日18时
C.12月22日18时
D.6月22日6时
【小题2】若DF为晨线,此时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东半球内属于23日的范围是(    )
A.20°W向东至160°EB.0°向东至160°E
C.160°W向东至20°ED.0°向东至180°
6.
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A.阴雨天B.太阳直射C.观察角度不同D.太阳斜射
7.
下图中阴影部分与其他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A.6小时B.12小时C.15小时D.18小时
8.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測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經斑释放能量的总量,会吹撒行星的大气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活动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主要发生在太阳内部  ②太阳活动剧烈时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无线电短波通信可能会受到干扰  ④黑子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此次红矮星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  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
③地球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  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2018年春运比往年来得晚了一些。铁路春运在北京时间2月1日拉开惟幕,直至3月12日结束。读“太阳光照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位置时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B.中国的东北平原寒风凛冽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D.我国进入冬季
【小题2】乙图与甲图太阳直射点对应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关于甲图叙述,正确的是
A.EF为晨线,总与经线圏斜交B.太阳直射点经度为120°E
C.K点所在纬线昼长为8小时D.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56.5°
10.

   一架飞机从北半球15°E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小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遠度为1670千米/小时)。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小题2】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约为
A.赤道附近B.极点附近C.北纬30°附近D.北纬60°附近
【小题3】以此速度均匀飞行8小时后,北京时间约为
A.3时前后B.8时前后C.18时前后D.12时前后
11.
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份。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某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观察到日全食现象,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接近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小题2】当地球在P点时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太阳慕子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昼短夜长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12.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I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00千米/时,纬线1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遠度大约是1320千米/时。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小题2】图中a、b两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为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
13.
长沙(28°N)某中学学生在地理兴趣课上,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根据下表以及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和长沙昼夜长短情况为
A.①→②→③昼渐短B.②→③→④夜渐短
C.①→②→③夜渐短D.②→③→④昼渐短
【小题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14.
2018年6月5日,我国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卫星无法完成的任务是
A.观测洪涝受灾范围
B.对陆地表面进行研究,进而调查环境灾害诱因
C.监测太阳活动,预测太阳风暴的发生
D.可以收集地壳变形的数据
【小题2】下列不属于我国选择在西昌建设宇宙航天基地的原因的是
A.多晴朗天气B.地处低纬度,节省燃料,提高载重
C.远离大城市,人烟稀少D.海洋运输便利

2.填空题(共3题)

1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请问“南仁东星”最有可能位于______和_______之间(填行星名称)。
(2)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週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4)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_______(填序号)。
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
③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④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
(5)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下列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是_________。
A.火星、木星B.水星、火星C.水星、金星D.金星、火星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渭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年,预測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

材料二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


材料三 新华社华盛顿2017年8月21日电当天,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迎来日全食,美国华盛顿时间(西五区)13时16分,太阳被月亮完全“呑没”。下图为此时刻某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的日全食局部图片.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
(2)材料三中涉及_____级天体系统。
(3)材料三中M可能是________,M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
(4)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__________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5)美国华盛顿时间(西五区)为8月21日13时16分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______。
17.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
(2)甲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时。乙图中C点的昼长为_________。
(3)甲图中以180°和_______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4)甲图中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________个时区。
(5)地球公转从甲到乙时C点的昼长不断变__________,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变__________。
(6)如果乙图为冬至日,C点为50°N,则点D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