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宁夏平原地处断裂陷落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宁夏平原是一个浩瀚大湖,沧桑巨变,最终演变成今天的平原。现在的宁夏平原,即使年降水量仅仅200毫米左右,蒸发量近2000毫米,但贺兰山前仍草场广袤,银川附近则湖沼遍布,灌溉农业发达,有着“塞上江南”的美称。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解释宁夏平原从大湖到平原的演变过程。
(2)“没有贺兰山,也不会有宁夏川”。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
(3)说明宁夏平原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的地形条件。
(4)分析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对黄河的影响。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怕涝,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下图为世界最重要的黄麻产区位置图。

(1)概括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2)说明图示黄麻产区适合黄麻生长的气候条件。
(3)当地黄麻种植常受水旱灾害影响。分析图示区域水旱灾害多发的原因。
(4)图示黄麻产区河网密布。简述其对黄麻生产的意义。
浙江省温岭市的石塘镇,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是一个古老的渔村集镇。石塘镇面朝大海,背靠青山,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石屋石墙,石街石巷,石路石阶随山地升降。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被称为“画中的小镇”。这里有大大小小不同主题、风格迥异的精品民宿(利用当地渔民空闲房屋,重新设计装修的新型旅店)三十多家,深受游客欢迎。

分析石塘镇石砌建筑群的旅游价值,并说明民宿多样化的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乍得湖为非洲第四大湖,为内陆淡水湖。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最大时可达2.2万平方千米,最小时可缩小一半以上。下图为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乍得湖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循环 |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 |
A.向西 | B.向东 | C.向北 | D.向南 |
A.地形 | B.气温 | C.降水 | D.面积 |
生活在广东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西藏旅游,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下图为小明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 B.年降水量少 |
C.水土流失严重 | D.地质灾害频发 |
A.降水丰富 | B.气温较高 |
C.太阳辐射强 | D.昼夜温差大 |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近三十多年来,在青海湖西岸的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形成与湖岸线平行的风成沙丘,并逐年扩大,成为青海湖第二大风沙堆积区。沙丘的形态呈新月形,向湖凸出。下图为青海湖西岸沙丘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营造布哈河三角洲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 B.流水 |
C.冰川 | D.风 |
A.向西南 | B.向北 | C.向湖 | D.向东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