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 (共5题)
3.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A.向斜山 | B.背斜山 | C.向斜谷 | D.背斜谷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4.
下图是对三峽工程下游各河段冲刷发展过程的预测。宜昌、城陵矶、武汉和大通依次为长达沿线的观测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示时段内,可推测各河段()

【小题1】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三河段中,河段越长,同期冲刷量越大 |
B.宜昌至大通段在三峡大坝建成60年后冲刷量达最小值 |
C.水库运行100年范围内,各河段冲刷量先减后增 |
D.宜昌到武汉段在大坝运行50年后开始缓慢淤积 |
A.—直以侵蚀作用为主 | B.—直以沉积作用为主 |
C.先侵蚀为主后沉积为主 | D.先沉积为主后侵蚀为主 |
5.
A. ①类岩石 B. ②类岩石 C. ③类岩石 D. ④类岩石
【小题2】形成庙湾岛风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物理风化 B. 化学风化 C. 流水侵蚀 D. 海浪侵蚀
【小题3】在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易形成风化坑的主要原因是
A. 利于潮水涨落,加速海浪侵蚀 B. 利于凹坑积水,促进化学风化
C. 利于风化物迁移,增强流水侵蚀 D. 利于吸收太阳辐射,加快物理风化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最为典型,它多出现在裸露的巨大砾石顶部,及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左图示意风化坑剖面,右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 ①类岩石 B. ②类岩石 C. ③类岩石 D. ④类岩石
【小题2】形成庙湾岛风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物理风化 B. 化学风化 C. 流水侵蚀 D. 海浪侵蚀
【小题3】在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易形成风化坑的主要原因是
A. 利于潮水涨落,加速海浪侵蚀 B. 利于凹坑积水,促进化学风化
C. 利于风化物迁移,增强流水侵蚀 D. 利于吸收太阳辐射,加快物理风化
6.
【小题2】若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昌乐火山口岩石属于图中的

下图中示意上冻潍坊昌乐古火山口,它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口,数万根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直插云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流水沉积作用 | B.地壳运动 |
C.岩浆活动 | D.变质作用 |

A.甲 | B.乙 | C.丙 | D.三者皆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