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2862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综合题(共7题)

1.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三线[1]是继西气东输二线之后,我国第二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陆上通道,主供气源为来自中亚国家的天然气,补充气源为疆内煤制天然气。西气东输三线[2]包括一条干线、五条支干线、三条支线,总投资1160亿元。西气东输三线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福州市。西气东输三线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福州市。管道首站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区,东达末站福建福州,设计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这些天然气可将中国天然气消费比例提高1至2个百分点,每年可替代7680吨煤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这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大。

材料二 相关示意图


(1)新疆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如棉花、西红柿品质优良,分析其优势条件
(2)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传统民居呈现出诸多不同。试从图中信息分析新疆和广东在气候方面的主要差异。
(3)试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简要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2.
读某国区域示意图及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东非大裂谷起点的某国是非洲一个传统农业国。该国西部为平坦的高原地区,南部和东部多峡谷、瀑布,人均GDP约为450美元,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辅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以及少量内河运输,国内大多数骨干路网均建于1965~1975年间。

材料二:该区域示意图和该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1)据图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气候特征。该国D处河谷两侧悬崖林立,请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描述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相比,该区域的农场集中区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不利条件。
3.
读山东省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图中B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的发祥地。该市率先解决了用冬暖大棚生产夏季蔬菜的技术革命,推动了全国越冬蔬菜生产的技术革命;并成功引种了美国微型黄瓜.荷兰甘蓝.日本大叶菠菜和以色列西葫芦等。
①上述材料中关于蔬菜生产的革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②简要分析该市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1日13时(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出生于山东维坊高密,他的著作地理乡土文化气息浓郁。

(3)瑞典斯德哥尔摩位于 时区,当天其昼长比山东 。山东高密文化属于中国的 区(区域文化)。
(4)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在渤海莱州湾与黄海胶州湾之间,开挖一条长约130千米的横跨山东半岛的人工运河构想。若开通胶莱运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
读我国茶区分布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茶树种植面积为世界第一,总产量却位居第二。我国各类茶叶加工厂数量多,规模都很少且加工能力弱。一直来我国良种茶树的种植面积仅占茶树种植总面积的 20%,在国际市场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茶叶出口不仅售价低而且出口量也有下降的趋势。

材料二: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为主,故称“茶马古道”。


(1)北纬30°附近的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蒙顶甘露、庐山云雾、祁阳红茶等是我国的六大名茶,请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2)为了提升我国茶叶的品质,增加茶叶出口量,结合材料一,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3)马帮运输成为滇藏“茶马古道”上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5.
读澳大利亚(图1)和印度(图2)略图及两国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 800多万人。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

材料二: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 2.1亿人。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1)分析A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
(3)近年来人口由印度向澳大利亚迁移数量增多,请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6.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部分出口,当地所需粮、棉、油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

材料二:该城市中期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大量装配、制衣等劳动力密集型传统工业进入。近几年来,该城市鼓励外企和民企发展,制定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动员一些早期进入的企业转产,或迁往苏中、苏北、安徽等地。


(1)结合有关信息,分析A地由原来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中期变成了蔬菜、瓜果、花卉基地的主要社会原因。
(2)根据有关图文信息,描述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的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秘鲁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中部的安第斯山区。

材料二: 秘鲁先后完成了马赫斯及首都利马等多条调水工程。

(1)简述秘鲁的地理位置特征:
(2)读图一,描述秘鲁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3)说出图二中洋流流向。说明洋流对秘鲁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4)图二中人口密度小于每平方千米10人的区域主要以热带雨林为主,说明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
(5)秘鲁矿产从山区运到海港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分析其原因。
(6)分析秘鲁修建这些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说明对调入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共11题)

8.

   石家庄今年市区梨花于4月8日至9日开始进入始花期,郊县4月12日逐渐进入始花期;此后一周,该市天气以晴朗为主,气温上升,最高气温达20℃~25℃。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图中,能够解释市区与郊县梨花始花期时间差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①②③④图中,最能够解释材料所述“此后一周”石家庄市天气状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

   在某城市主街道(40°43′N)可看到的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下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12月5日的日出“悬日”景象。


完成下题。
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A.东南—西北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D.东—西走向
10.
读我国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思河”镇降水较多主要是因为地处
A.水库附近B.山地南坡C.山顶D.山地北坡
【小题2】有关图中区域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流量较大,汛期长B.城镇多因水运而兴
C.位于农业和畜牧业过渡地带D.山高谷深,风光秀丽
11.
读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建筑物高度有中心区向外围递增
B.甲处可能为现代化农业区
C.东北—西南一线人口密度较大
D.丙处可能为卫星城
【小题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判断乙处近地面最有可能的风向
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12.
名闻中外的“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响水大米”之所以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石板上土壤厚度为10—30厘米,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灌溉水源来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响水大米”生长的环境推测,该地地质时期
A.曾经有过剧烈的地震B.风化作用强烈,成土速度快
C.曾经有过剧烈的海陆变迁D.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小题2】“石板地”土地对“响水大米”品质优良有很大关系,主要原因是
A.当地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B.“石板地”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
C.“石板地”地温、水温较高,且昼夜温差大
D.当地有优质的灌溉水源
13.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①流经区有上升流
B.洋流②按成因为补偿流
C.洋流③为西澳大利亚暖流
D.洋流④按性质为暖流
14.
读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虚线框内为某河道局部放大图,H为一河心沙洲)。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山脊大致为南北走向
B.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
C.地形类型为山间盆地
D.山谷大致为东西走向
【小题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此时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B.乙地气温高,气压低,风力大
C.丙地位于冷锋锋后,降水较多D.丁地吹偏西风,降水概率较小
【小题3】对于虚线框内河段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大致为自北向南流
B.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Q河道将慢慢变浅
C.若在该河段上游修筑水坝,则H的面积可能减小
D.若在该河段上游修筑水坝,则该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15.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某县2009年农业发展的部分基础数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9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 a为表示花卉,b 表示果蔬, 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
【小题2】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 为花卉用地, b为果蔬用地, 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16.
读“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小题2】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⑤B.②⑤⑥C.①②⑥D.①②③④
17.
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
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
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小题2】根据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B.仍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C.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18.

   创新乔布斯” 让苹果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用IPod颠覆了音乐,用iPhone颠覆了手机,用iMAc颠覆“了电脑,又用PixAr颠覆了电影。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iphone手机零部件在多个国家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A.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
B.扩大iphone手机的销售市场
C.各国生产零部件的劳动力成本低
D.美国国内原料不足
【小题2】图中显示了iphone手机生产的
A.产业转移现象B.产业分散现象
C.产业集聚现象D.产业升级现象

3.选择题(共4题)

19.

规划中的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及大西洋的铁路建设项目,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20.若 {#mathml#}cos(α+π)=23{#/mathml#} ,则 {#mathml#}sin(α+3π2){#/mathml#} =(   )
21.

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了正方体,而且表面积增加了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blank#}1{#/blank#}立方厘米.

22.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览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