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陕西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其农业主要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秋淋”(连续4天出现降雨,且降雨量达到20毫米及以上)是关中平原人们对秋雨的习惯叫法,该地秋雨期一般自8月中旬后开始,最晚可持续到10月上旬。特别是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具有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而关中平原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其东西狭长,南北狭窄,像一条带子缠绕在关中北部,被称为“旱腰带”。 下图为关中平原位置和该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

(1)分析“旱腰带”地区地表水缺乏的自然原因。
(2)分析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具有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成因。
(3)分析关中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木材是人类主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取自森林资源。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不高的国家,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许多木材制品已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但其环境效益不佳。鉴于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某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1)与传统林业比较,说明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
(2)指出并说明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3)分析许多木材制品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请为该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8年秋分(9月23日)是首届中国农民牛收节,9月23日上午,陕西威阳杨凌国际会展中心上演了庆丰收大联欢。在安寡腰鼓的精彩配合下,千面锣鼓摆成了一个硕大的红色“丰”字造型,鼓声震天。
分析中国农民丰收节选择在秋分举行的有利条件和对农村旅游活动的促进作用。2.单选题- (共4题)
古汾河经图中古河道向南经闻喜附近流入涑水后进入黄河,现汾河经M河段向西流入黄河,涑水河成为间歇性季节河流。古河道随之废弃,现成为同蒲铁路的通道。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乙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背斜 | B.向斜 | C.地堑 | D.地垒 |
A.M河段的溯源侵蚀作用 | B.地壳运动改变地势起伏 |
C.汾河洪水破坏河流堤坝 | D.修建铁路导致河流改道 |
A.地下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 B.枯水期河流基本无自净能力 |
C.河水的水质良好且河水清澈 | D.河流有结冰期且有凌汛现象 |
根据用户的需求个性化定制产品已成为制造业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如果能大规模的改造生产制造系统,使之都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业留在中国。柔性生产是指主要依靠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在制造业中推进柔性生产的根本动力是
A.技术 | B.资金 |
C.管理 | D.市场 |
A.提高产品质量 | B.降低生产成本 |
C.提升产品市场适应性 | D.增加生产过程技术含量 |
A.智能机器人 | B.大数据平台 |
C.仓储自动化 | D.交通高速化 |
高铁无轨站是一种公铁联运新模式,指在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城市,设置具有购票、取票、候车、物流等功能的铁路站点,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的高铁站无缝对接,实现公路与铁路零距离换乘,保证乘客的快捷出行;高铁无轨站打通铁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满足市民方便快捷乘高铁出行的需求。目前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已开通数十个高铁无轨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目前我国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
②地形
③人口密度
④资源状况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利用现有汽车站,降低建设成本 | B.靠近城市中心,客流量大 |
C.靠近高速路出口,方便乘客中转 | D.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 |
A.电子商务 | B.生物制药 |
C.旅游业 | D.采矿业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