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辽河流域是东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流城内却面临着湿地减少、河道淤积、水资源短缺等多种问题,同时水早灾害频繁,西辽河地区几乎年年有早灾,特别是春旱严重,位于下游的干流地区则常常夏涝,平均每2—3年就有一次。目前,辽河正在积极地开展流城综合治理。
材料二 盘锦湿地属于滨海复合湿地,湿地类型主要有沼泽湿地、浅海水城、沿海滩涂以及河流等自然湿地和水稻水库等人工湿地类型。湿地面积比较大,湿地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景观结构复杂多样,具有很高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是国内外瞩目的湿地。

(1)根据资料,推断辽河的水文特征。
(2)与北方的其他河流相比,西辽河河段儿乎没有积雪融水形成的春汛,简析其原因。
(3)简述盘锦湿地的形成原因及其作用。
(4)针对盘锦湿地近年来的退化萎缩,提出可以采取的生态措施。
材料一:智利的中部和北部,有一条斑治铜矿化带,斑岩铜矿是目前世界铜矿中最重要的矿体类型,它主要是由于陆地上的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而成,铜矿体主要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
材料二:据海关统计,2017 年智利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都有较大的增长,中国对智利出口的产品主要为机电、轻纺、塑料制品、家电等、从智利进口的产品主要为铜、纸浆、铁矿砂、葡萄酒、鱼粉和水果等。

(1)分析智利钢矿资源丰富的原因。
(2)智利常规能源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产企业的发展,政府已经批准了新的能源战略,目标为到2035年50%的电力来自新能源。推测其可以发展的新能源种类,并说明理由。
(3)近年来,智利的渔业、林业、水果等农产品出口比重在不断上升,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智利这一贸易战略的合理性。
(4)板括智利对中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分析中智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景。
材料一 肯尼亚拥有适合咖啡生长的暖湿气候,而且其降水时间很好地配合了咖啡树的开花周期,一年可以成熟两次。当年英国人把巴西高原知名的波旁咖啡引种到肯尼亚海拔1500-2100 米的山麓成火山坡地上,较低的温度使芳香成分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了肯尼亚咖啡独特的水果口味,加上英国人建立了完善的栽培、品管制度,很快就成为肯尼亚重要的出口物资,是欧洲各国咖啡老饕的最爱。
材料二 由于肯尼亚大多数的咖啡生产由数量众多的小农户完成,品种和环境因素令杀虫剂的使用变得必要,因此肯尼亚咖啡很少参与有机认证。

(1)概括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气候特征。
(2)判断肯尼亚主要所属自然带名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该地体现了什么地城分异?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分析肯尼亚咖啡种植及远销欧洲的区位优势。
(4)推测肯尼亚咖啡种植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
2.单选题- (共19题)

A.流水的溶蚀作用 | B.海水的堆积作用 |
C.岩浆的变质作用 | D.海水的侵蚀作用 |
A.登陆恰逢天文大潮,加剧了灾害损失 | B.22 日6时台湾地区刮偏南风 |
C.22日6时到23日12时,澳门气压逐渐升高 | D.台风登陆导致珠海气温升高 |
A.月球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 B.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
C.月球的公转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 D.月球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
A.程朗玛峰雪线下降 | B.高纬地区耕地面积扩大 |
C.中纬内陆地区降水增加 | D.中低纬海区台风数量减少 |
A.北海海场处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 |
B.纽芬兰渔场处于东格陵兰寒流与墨西哥暖流交汇处 |
C.秘鲁渔场处于秘鲁寒流与西风漂流的交汇处 |
D.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
A.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出生率降低 | B.环境污染少,人均寿命长 |
C.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死亡率降低 | D.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

A.该市城市化进程停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该市城市化进程倒退,出现郊区化现象 |
C.该市城市化进程持续,出现郊区化现象 |
D.该市城市化进程加速,出现乡村化现象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 B.洪涝、台风等灾害须繁 |
C.高温多雨的气候 | D.降雨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