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2660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综合题(共6题)

1.
阅读下列“建国以来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分布图”,回答问题。

(1)指出我国干旱频次>20的旱灾多发中心地区。
(2)分析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东部地区的原因。
(3)分别说明一般情况下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干旱多发的季节及其成因。
2.
澳大利亚地理环境独特。读图回答问题。

分析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3.
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经度是   ,昼长是   小时,A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图示时刻,A、B两地各有一位游客对太阳进行观察。比较两地的太阳高度及方位。
(4)在下列甲图中用阴影表示图示时刻的黑夜范围,在乙图中用阴影表示此时新的一天的范围。
4.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 美国“钢都”之称;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所在地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复兴计划”(如下图)。


(1)分析两城市地理位置的相似性。
(2)分析两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相似的区位条件。
(3)据匹兹堡实施的“复兴计划”,简述武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开发建议。
5.
读下列我国某省区简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示省份的全称及简称。
(2)图中丙地的年降水量为该省的一个高值区,分析其原因。
(3)例举该省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点。
(4)据记载近500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水灾350次之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淮河流经该省段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5)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该省河流水资源管理机构具体应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6.
读下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关地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说明图中瑞典(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3)有人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的冬天“天光实在太短了、还时常大雾茫茫,令人感觉不爽……”分析其地理原因。
(4)分析挪威(M)国造船业、渔业和森林工业发达的自然地理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7.

   “APEC蓝”是2014年11月APEC峰会期间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下列为会议期间北京天气资料(下表)以及四地气压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1日~12日北京霾消散,天空显现“APEC蓝”,从气象角度考虑,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大气降水沉降B.气流上升扩散
C.气流下沉辐散D.风力加大吹散
【小题2】上图所示①、②、③、④曲线中,反映北京10~13日气压变化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
8.
读某区域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岩石类型和地形与甲处匹配正确的是
A.玄武岩 海岭B.花岗岩 海沟C.石灰岩 岛弧D.板岩 海盆
【小题2】下列图示地区所处的板块边界与甲处相似的是
A.B.
C.D.
9.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1500-2500米B.南坡2500米以上
C.北坡500-2200米D.北坡2200米以上
【小题2】甲河属于
A.长江流域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
【小题3】乙河谷从成因来讲,属于
A.流水侵蚀谷B.冰川谷
C.风力侵蚀谷D.断层谷
10.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月球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A.质量差异B.形状差异C.自转速度差异D.公转周期差异
【小题2】若科学家未来在月球表面实验站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①弱重力    ②超高温    ③低辐射    ④高真空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1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岩层形成与地壳运动及发生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发生在褶皱形成之前
B.断层发生在岩浆岩形成之后
C.在沉积岩3形成后该区域有过大规模的地壳抬升运动
D.沉积岩4形成于岩浆活动与断裂作用之后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仅从地转偏向力角度考虑,甲处岛屿更容易与西岸相连
B.如图示区域突降暴雨,则乙处最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C.如图示地区位于湿润地区,则丙处以上河段以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为主
D.如沉积岩2中含有石油,则丁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12.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3.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  )
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
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
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
【小题2】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
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14.

   人口专家根据粤、苏、贵、桂四省区近二十年来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省际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等资料数据,预测了2050年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下图所示为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图示变化趋势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小题2】桂、贵两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可能引发的问题是
①劳动力不足    ②就业困难    ③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5.
根据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回答问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2011年该类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B.原料C.市场D.技术
【小题2】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其造成的经济影响可能是
①可能使转入地已迁出的人口开始回流  ②导致转出地“用工荒”加剧
③促进转入地第一产业发展  ④有利于转出地高新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6.
读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三个国家城市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21世纪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小题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可能带来的主要变化是
A.英国:城市环境质量将会恶化B.美国: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C.中国:西部城市化进程快于东部D.中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17.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属于黄河上游流经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
①摆龙门阵   ②秦腔  ③京剧   ④喇嘛寺  ⑤蒙古包
A.②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③D.②④⑤
【小题2】下列表示图中所示④文化区特色文化及其相关自然条件的是
A.窑洞——黄土广布B.掉袖藏袍——气温变化大
C.面食为主——盛产小麦D.那达慕——草原牧区
18.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城市环境管理并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读下列新加坡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国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中心地带布局大片绿地,不利于城市发展
B.西南部工业区靠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C.因地价便宜,中心城区位置靠近东南边缘
D.与功能区相应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太发达
【小题2】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A.环境质量、历史文化B.功能分区,休闲娱乐
C.土地价格、基础设施D.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19.

   农家乐是新兴旅游休闲形式,表现为城市居民走进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下表为百度地图搜索到的江苏“农家乐”数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地级市
南京市
苏州市
无锡市
常州市
镇江市
扬州市
南通市
数量
 432
760
189
207
 158
121
109
地级市
泰州市
盐城市
宿迁市
淮安
徐州 
连云港
 
数量
 82
 69
70
51
164
86
 
 
表:百度地图搜索到的江苏“农家乐”数量表
【小题1】苏南农家乐的数量远高于苏北,主要原因是
A.苏南农家乐规模大B.苏南人口密度大
C.苏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D.苏南土地资源有限
【小题2】关于农家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农村的产业分工与合作B.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C.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D.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
20.

   我国某大学基于GIS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下列为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线最有可能是
A.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B.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小题2】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的差异B.海拔高低的差异
C.纬度位置的差异D.大气环流的差异
【小题3】GIS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
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B.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
C.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D.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

3.选择题(共1题)

2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