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某能源基地示意图。

材料2:该能源基地某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说出该区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
(2)评价该区域工业结构。。
(3)试分析该能源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
材料1:我国某能源基地示意图。

材料2:该能源基地某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说出该区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
(2)评价该区域工业结构。。
(3)试分析该能源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
2.单选题- (共9题)
2.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小题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荒漠化土地总量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未利用土地 |
111.32 | 2.35 | 4.31 | 50.54 | 54.12 |
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水蚀 | 风蚀 | 冻融 | 盐碱化 |
12.53 | 83.93 | 5.24 | 9.398 |
【小题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
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
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为活动引起的要快 |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 |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
3.
图5为“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小题2】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

【小题1】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A.可再生能源 | B.煤 | C.天然气 | D.核能 |
A.煤 | B.核能 | C.天然气 | D.潮汐能 |
4.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小题2】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小题3】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 M、N、P、Q 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小题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A.600 米 | B.900 米 | C.1 000 米 | D.1 200 米 |
A.③镇、乙村 | B.Ⅰ山山顶、②镇 | C.④镇、Ⅱ山山顶 | D.甲村、Ⅰ山山顶 |
A.M 线 | B.N 线 | C.P 线 | D.Q 线 |
5.
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小题2】上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3】不符合鞍山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

【小题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高科技力量雄厚 | B.水陆交通便利 | C.水资源丰富 | D.矿产资源丰富 |
A.存在生产协作联系 |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
C.共用劳动力 |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
A.传统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清洁生产 |
B.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
C.积极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D.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
6.
下列表示1970年和2000年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小题2】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小题3】d、b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小题1】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a | B.b | C.c | D.d |
A.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
B.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
C.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 |
D.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 |
A.直布罗陀海峡 | B.白令海峡 | C.巴拿马运河 | D.苏伊士运河 |
7.
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小题2】图中显示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③城市数量增多 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小题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A.a-b-c | B.b—c—a | C.c—a—b | D.b—a—c |
①城市人口增多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③城市数量增多 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8.
图17是一组剖面景观示意图,反映了世界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到图丁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该时期气候变化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功是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小题2】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那么该地农业发展判断正确的有( )

【小题1】该河流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功是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雨热同期,宜种植小麦 |
B.地形多样,宜立体农业 |
C.商品率高是该地农业显著特点 |
D.山地适宜种植苹果,提高经济与生态效益 |
9.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小题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
10.
2010年11月,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我国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期间,新建立的“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该系统可清楚显示由运动员驻地前往赛场之间的路况。根据这些提示信息,司机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线路,避开拥堵路段,确保运动员按时到达比赛场地。据此回答下面下列各题。
【小题1】利用“广州智能交通系统”,亚运会组委会可以随时掌握前往比赛场馆的运送运动员的车辆的具体位置,这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2】亚运会期间“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可为亚运会服务车辆提供的智能监控调度服务主要有()
①最佳行车路线 ②运行车辆的车况 ③提供实时路况信息 ④动态导航服务
【小题3】广州的智能交通管理是广州城市管理GIS的具体表现,通过图层叠加获取城市交通信息,亚运会期间为工作人员提供的从居住小区到所工作的比赛场馆的最短行车路线图,是综合了下列 而获得的。()
①广州市交通图层 ②广州市居民区图层
③广州市公园分布图层 ④广州亚运场馆分布图层
【小题1】利用“广州智能交通系统”,亚运会组委会可以随时掌握前往比赛场馆的运送运动员的车辆的具体位置,这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技术 |
①最佳行车路线 ②运行车辆的车况 ③提供实时路况信息 ④动态导航服务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①广州市交通图层 ②广州市居民区图层
③广州市公园分布图层 ④广州亚运场馆分布图层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