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高考压轴卷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2613

试卷类型:四模及以后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综合题(共5题)

1.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滦河流域简图


材料二 近几十年来,滦河流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变化见下图。


材料三 滦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图


(1)滦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滦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
(3)滦河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4)位于内蒙古坝上草原的多伦,是京津市民喜爱的避暑胜地,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里诺科河是南美洲重要河流之一,支流众多,径流量居世界第五位,流域内锰、镍、钒、铝土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但奥里诺科河流域3/5以上的地区长期以来被用作牧场,1930年以后奥里诺科河下游才逐渐发展为南美洲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奥里诺科平原地区每年4月-10月为雨季,11月一次年3月为旱季。简要分析该地区降水随季节变化的原因。
(2)奥里诺科河干流每年会出现两次沙峰(含沙量的高峰),第一次出现在汛期的涨水季节,第二次出现在汛后的退水期间。请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3)奥里诺科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开发较晚,请解释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iPhone 6是美国苹果公司在2014年9月9日推出的一款手机,于9月19日正式上市。

材料二:iPhone6零部件供应商数量分布图(下图).

材料三:iPhone6硬件供应链结构图(下图).

(1)iPhone6零部件供应商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与日本相比,该国零部件加工的利润率较,主要原因是。
(2)iPhone6零部件由很多国家供应,这反映了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3)如我国为iPhone6提供零部件的企业在国内进行产业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可能是,该类企业转入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4)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从苹果公司的生产模式中可获得的启示主要有。
4.
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国地形和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


材料二 藏红花、石油、黑鱼子酱、地毯、开心果并称为该国的五宝。现今尽管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种植藏红花,中国有些地方也开始人工种植,但只有该国东北部地区(图示乙区域)的水土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藏红花的生长。世界每年藏红花产量只有200多吨,该国产量就超过80%。因此,该国是目前世界上藏红花最大生产国和公认的质量最好的国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甲区域地表环境特征。
(2)分析乙地区特别适合藏红花生长的自然条件。
(3)分析藏红花主要出口供应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原因。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6.
图乙为测得的图甲中L河流一水文站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L河流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的主要原因
A.连续暴雨B.气压变化
C.气温变化D.连续阴雨
【小题2】正常年份,该季节流域农作物易遭受
A.融雪洪涝B.伏旱
C.暴雨洪涝D.病虫害
【小题3】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判定,当地典型的自然景观为
A.硬叶林B.草原
C.针阔混交林D.荒漠
7.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雾日天数等值线图(②、③、④均为省级中心域市),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晚见汀山雾.宵闻夜雨来”能形象写照图中( )
A.城市①、②B.城市②、③
C.城市③、④D.城市①、④
【小题2】图示地区“夜雨”现象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现象有关( )
A.锋面气旋B.台风
C.地形雨D.热力环流
8.
读世界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处海底地形为( )
A.海岭B.海沟
C.大陆架D.大陆坡
【小题2】该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
C.岩浆活动D.火山喷发
9.
读“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c→b→d→a→f→eB.b→a→c→d→f→e
C.a→b→c→d→e→fD.d→c→b→a→f→e
【小题2】e图中“狗头石或骆驼石”属于( )
A.花岗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玄武岩
10.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A.600 米B.900 米C.1 000 米D.1 200 米
【小题2】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③镇、乙村B.Ⅰ山山顶、②镇C.④镇、Ⅱ山山顶D.甲村、Ⅰ山山顶
【小题3】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 M、N、P、Q 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M 线B.N 线C.P 线D.Q 线
11.

   2013年9月29日,我国大陆境内的第一个自贸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该区是根据我国法律在上海划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用于专营境外加工与对外贸易。之后许多跨国公司总部纷纷落户上海自贸区。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吸引跨国公司总部落户上海自贸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B.政策
C.技术D.市场
【小题2】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吸引( )
①能密集型产业集聚  ②高端制造业集聚  ③航运服务业集聚   ④金融服务业集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3】图中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龙阳路站至浦尔国际机场)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它带的影响可能是( )
A.中心商务区将移至郊区B.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C.中心城区辐射作用增强D.城市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12.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原来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小题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13.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及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B.下游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C.从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
D.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小题2】关于该地区棉花分布区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处热带,光热充足
B.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C.地形低平,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
D.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小题3】南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荒漠化
B.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
D.次生盐碱化
14.

   根据支付宝账单2014年特别对县域的网上支出情况所做的统计,一线大城市的网购族正在被一大波自三四线城市的小伙伴们秒杀。以广州市为例,支付宝用户人均网上支出16828元,仅列全国第18位,上海、北京、深圳位列第4、6、9位。黄山市人均支出金额超过3 9万元,名列第三。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各种仓库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 )
A.生产厂仓库
B.物流中心仓库
C.配送中心仓库
D.客户仓库
【小题2】在网络购物中,商家发货后顾客可随时查询货物所在的( )
位置,查询时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系统
B.GIS系统
C.GPS系统
D.数字地球
【小题3】黄山市人均网上支出金额较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黄山市的实体商店服务等级低
B.黄山市人消费观念新
C.黄山市经济发达
D.黄山市人空闲时间多

3.选择题(共3题)

15.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都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都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都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填空题(共1题)

18.
读“亚洲沿东经88°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海域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从E到I自然带体现了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
(4) B与D两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