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25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8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且冬无严寒。图14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下图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

(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
(3)说明雅安冬无严寒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州东南方群山之中的“死亡谷”异常干旱,盐滩广布,夏季最高气温高于49℃是很正常的;这里经常整年不下雨,偶尔下场暴风雨,一场暴风雨过后,积聚起浅湖泊,之后很快就干涸了。山谷还有令人奇怪的景象是,这里所有的石块都会在谷底到处跑,后面还会留下它们滑动的轨迹,有的是直线滑动,有的沿着优美的曲线滑动。到了秋冬季节出现在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圣安娜风”,来自美国内陆荒漠地带,极度干燥,易于引发山火,当地人称作“魔鬼之风”。
下图示意死亡谷周边地形及景观图。

(1)试分析南加州秋冬季多山火的原因。
(2)根据材料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的原因。
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形成初期是一个淡水湖泊,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逐渐形成咸水湖。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湖东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更广。近年来,近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下图示意青海湖周边水系。

(1)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青海湖变成咸水湖的过程。
(2)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的原因。
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上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下图示意乌伦古湖周边水系。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分析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的可行性。
问题②:从转变乌伦古湖流域农业生产方式的角度提出改善乌伦古湖水质的措施。

2.单选题(共12题)

5.
米林机场位于西藏林芝米林县境内,海拔2949米,兼具高原机场、山区机场、峡谷机场和河流机场的复杂地理特征。地形和气象条件对飞机安全影响巨大,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飞行的机场之一。米林机场的航班集中在上午起降,据气象资料统计,机场全年适航时间累积仅有100天。下图示意米林机场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一年中,气象因素浓云对林芝地区航班影响最大的时间是(  )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
【小题2】米林机场的航班集中在上午起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云雾少,能见度高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流上升,易起降D.对流弱,风速小
6.
根据东北地区24节气顺口溜,回答下面小题。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河叉上,大雪地封严,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小题1】下列对于“春分地皮干”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受副高控制,降水少B.降水少,风力大
C.春分农业生产需水量大D.降水多,但蒸发旺盛
【小题2】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
B.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C.冬季风增强,冷空气频繁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D.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
7.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
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
8.
某日某时,家住淮北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A.东B.南C.西D.北
【小题2】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到等红灯处时,可能会发现
A.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雕像的影子向西转过了大约30°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
9.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某日测量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中时间为东十区区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恒河平原B.湄公河三角洲C.东南丘陵D.四川盆地
【小题2】该地该日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A.阳光明媚B.阴雨连绵C.晴转多云D.多云转晴
【小题3】此日所在季节(  )
A.悉尼高温多雨B.我国昼长夜短C.北京日出东北D.好望角风急浪高
10.
下图分别表示我国北纬30度附近两个省会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城市夏季夜雨率高达80%以上,对其形成原因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地处山间河谷地带B.白天太阳辐射强
C.高原热力环流影响D.西南季风夜晚到达
【小题2】右图城市的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冷空气最强盛B.气旋活动频繁
C.对流雨最旺盛D.准静止锋影响
11.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季节印度半岛为旱季
B.图中寒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
C.①附近沿海可能形成渔场
D.图示季节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
【小题2】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
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
12.

   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沙洲地形状况。一年中该江心沙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沙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江心洲的形成原因是
A.海水堆积B.风力堆积C.流水堆积D.冰川堆积
【小题2】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种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
A.3月~7月B.6月~10月C.8月~12月D.11月~次年3月
13.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B.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C.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D.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小题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气候较同纬地区温暖,利于繁殖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14.
“丁”字坝是一段伸入河水(或海水)中的堤,与堤岸呈“丁”字形(如图所示),可减缓近岸水的流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处最需建“丁”字坝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黄河济南北部某铁路桥附近多“丁”字坝,其主要作用是(  )
A.减淤B.护堤C.防凌D.防洪
15.
廊桥又称风雨桥,建设廊桥使用的木材多于夏季采伐。左图示意古廊桥景观,右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廊桥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A.廊桥融交通、商贸、休闲于一体B.夏季河水水位高便于木料漂流
C.廊桥建筑特色与多雨气候有关D.廊桥周边多落叶和针叶树种
【小题2】甲、乙两处古廊桥易被山洪冲毁的是__,原因可能是(  )
A.甲处 夏季河道弯曲山洪爆发B.甲处 河流排水速度较快
C.乙处 冲沟水流大量汇入D.乙处 上游山区泥沙淤积
16.
“花果同树”是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并选择晚熟的柑橘品种,使果实保留到开花的日期,形成“花果同树”的奇观,以供人们观赏。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读图9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欣赏“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推断当地有利于“花果同树”奇观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四季如春,果树开花时间长
B.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C.纬度低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D.冬季受寒潮影响小,有利于果实过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