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业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2)说明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下图所示M国家,海岸线约长750千米,人口约840万,外籍人口占88.5%。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M国处于较原始的放牧、养殖、狩猎状态,其产业结构较单一。珍珠(采珠业)曾经是M国的支柱产业,这一情形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自从1966年在该国发现石油以来,近海和原来荒芜的沙漠一下子变成了富庶的油田,使这个国家在经济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推测M国原住民自称为“骑在骆驼背上的民族”的原因。
(2)说明该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采珠业”衰落的原因。
(3)阐述M国近几十年来外籍人口所占比重大的原因。
(4)分析该国近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经济多元化建设的原因。
材料一:珠江流城示意图。

材料二:田纳西河流域协调发展系统图:

(1)分析珠江流域开发的自然区位优势。
(2)列举珠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3)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给珠江流域综合开发提出二条建议。
2.单选题- (共15题)

【小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
C.湖区流速慢,风速小 |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
A.地形和降水 | B.降水和生物 | C.气温和水文 | D.气温和生物 |
A.Ⅰ、Ⅱ、Ⅲ | B.Ⅱ、Ⅲ、Ⅰ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我国盐业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储量很大。我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居然是冷的,绝对没有火气,不过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弯曲连接,把口紧对锅底,在锅里倒入盐水,只见火光熊熊,水立即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它,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 B.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
C.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 | D.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 |
A.水蒸气 | B.天然气 | C.地热能 | D.可燃冰 |
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的时间夏季多于冬季。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 地处背风坡 B. 西风偏弱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受寒流影响
【小题2】泰晤士河河口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 拦水发电 B. 储存淡水
C. 旅游景点 D. 防海水入侵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
A. 地处西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B. 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C. 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 D.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
【小题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 生物循环旺盛 B. 植物生长速度快
C. 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冰碛(冰川沉积的岩块物质)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A.白湖为内流湖,其流量的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小 |
B.图中①②③河流均注入白湖 |
C.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更快 |
D.③河与④河相比,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
A.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 |
B.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
C.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 |
D.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 |

【小题1】“植生滞留槽”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地表水下渗减少 |
B.水汽蒸发蒸腾量增多 |
C.地表径流增加 |
D.大气降水减少 |
A.地面沉降速度加大 | B.气温日较差减小 |
C.内涝问题得到缓解 | D.热岛效应减弱 |

【小题1】图示区域众多季节性河流的季节性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过度用水 | B.气温季节变化 | C.上游修建大坝 | D.冰雪消退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 B.湖边城镇建设 |
C.引水灌溉,蒸发量增加 | D.围湖造田 |

【小题1】图中不同时段共享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路口附近( )
A.紧邻城市CBD | B.公交站点集中 |
C.工业区集中 | D.办公区集中 |
A.GIS | B.RS和GPS | C.RS和GIS | D.GPS和GIS |
【小题1】地处稻食文化区的中江县觉慧村,被称为“挂面村”的主要原因是( )
A.盛产小麦 | B.饮食习惯 | C.历史原因 | D.气候原因 |
A.销量大,适逢销售旺季 | B.原材料丰富,水质最好 |
C.光照温度适宜,空气湿度小 | D.劳动力丰富,空闲时间多 |
A.内河航运 | B.铁路运输 | C.公路运输 | D.海洋运输 |

【小题1】图例二反映的产业类型最可能是
A.高新技术产业 | B.制造工业 | C.轻纺工业 | D.汽车工业 |
A.外商投资风险变小,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 B.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实力也大为增强 |
C.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成本优势丧失 | D.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
①矿产资源逐渐枯竭 ②产业基础薄弱 ③劳动力成本更高 ④腹地范围狭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小题1】从工业1.0到4.0时代,工业( )
A.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逐渐增强 | B.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越来越多 |
C.布局呈现由分散到集中趋势 | D.企业之间信息联系逐渐紧密 |
A.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 B.引进大量产业工人 |
C.科技创新提高附加值 | D.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

【小题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
A.青海省 | B.四川省 |
C.广东省 | D.河南省 |

【小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 B.甲区域降水较少 |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 D.甲区域高温多雨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陆地交通便捷 | C.第一产业比重小 | D.第三产业比重小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