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24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树皮采剥后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阿连特茹地区(下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 200年历史。


(1)描述阿连特茹地区的气候特征,并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地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与葡萄牙北部相比,分析阿连特茹地区软木采剥周期较短的原因。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塞内加尔是世界重要的花生种植和出口国,花生产地集中分布在塞内加尔河下游河谷地带,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下游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示意图。


(1)推测塞内加尔河在巴克尔至入海口河段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圣路易成为花生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2.单选题(共11题)

3.
下图示意世界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 )
A.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放
B.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⑦大洋呈“S”形,风大浪急
【小题2】图中( )
A.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B.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
C.⑥岛屿位于中国东南部海域
D.③海域的东部沿海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4.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区间统计图,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城市与气候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罗马—甲②上海—甲③南京—乙 ④伦敦—丙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小题2】就气候形成和分布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除南极洲外,各洲都有乙类气候分布 ②亚洲缺少甲类气候
③丙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高温多雨 ④甲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而成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小题3】就人类活动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丙气候类型区盛产许多著名热带经济作物  ②甲气候类型区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③乙气候类型区人口、城市分布较丙密集  ④乙气候类型区是世界最重要商品粮产区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B.乙地河流有凌汛
C.甲地沿岸有寒流经过D.丁地河流沿岸景观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四地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丙
6.

   下图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A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5℃,则最符合B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
A.-16℃B.-14℃C.-11℃D.-7℃
【小题2】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东西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数值较小
B.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
C.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数值较小
D.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数值较大
7.
读“世界局部地区1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
A.2200千米B.1 000千米C.1200千米D.275千米
【小题2】此时( )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晚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小题3】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B.位于海沟,地壳活跃
C.纬度较高,结冰期长D.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
8.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
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小题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①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小题2】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10.
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a、b、c为甲湖泊一年中三个时期的湖岸线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四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近年来,图中a、c两线距离逐渐靠近,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a以内的湖底泥沙淤积
C.该湖泊夏季水量增加D.a、c之间的湖底泥沙淤积
1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80米B.260米C.410米D.320米
【小题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A.230米B.320米C.410米D.360米
12.
内罗毕为肯尼亚首都,气候十分宜人,全年雨季分为雨季和小雨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内罗毕的雨季和小雨季分别为3--5、10--11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起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
【小题2】人们到内罗毕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去看野生动物,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是()
A.2月B.5月C.8月D.10月
13.

   “阿尔及利亚Ghout绿洲农业系统”被入选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沙丘下的“地下河”和遮荫环境是绿洲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地农民在沙丘中挖出深达10-12米的大坑种植枣椰树,枣椰树可生长至30米高,当地农民在枣椰树下种植果树、蔬菜、药材及矮树和灌木等,逐渐形成了一片多层结构的农业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Ghout绿洲农业系统最可能位于阿尔及利亚的
A.北部B.西部C.南部D.东部
【小题2】当地农民在沙丘中深挖大坑的主要原因是
A.削减太阳照射B.获得肥沃的土壤
C.增强地面辐射D.地下水埋藏较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