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指出月牙泉的主要补给类型,说明其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西部的软煌市,其位置如图所示,因“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洞竭”而成为奇观。但随着周边水序建设、农业垦荒以及城市扩大,“月牙泉是否会消失”成为关注的焦点。

(1)指出月牙泉的主要补给类型,说明其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四周沙山的坡脚向月牙泉移动了13-60米,使其面临“沙山掩泉”的威胁。
(2)从沙源变化和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沙山掩泉”的原因。为拯救月牙泉,国家计划实施“引哈济党”工程,从青藏高原哈尔腾河的苏干湖调水入党河。
(3)分析“引哈济党”工程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并说明当地在水资源利用中应采取的措施。2.单选题- (共4题)
2.

【小题1】初期、坡耕地的农产品亩产量普遍高于梯田的原因是坡耕地农作物
【小题2】随着不断耕作,坡耕地产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某地理兴趣小组4月初前往皖南某村观赏“油菜花”,发现当地山坡上分布着坡耕地和梯田两种耕地形态(如下图),统计表明开垦初期向阳坡的坡耕地农产品亩产量普遍高于同等条件(包括海拔、坡向、农作物类型等)下的梯田,但以后逐渐逆转。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初期、坡耕地的农产品亩产量普遍高于梯田的原因是坡耕地农作物
A.光照条件好于梯田 | B.水分条件好于梯田 |
C.土壤条件好于梯田 | D.热量条件好于梯田 |
A.土壤盐碱化严重 | B.水土流失加剧 |
C.植物多样性减少 | D.地下水位上升 |
3.

【小题1】据图文材料推断,能够观赏到“金光穿洞”的最好时间是
【小题2】推断南湖岛的面积大致是
北京颐和园最大的石桥——十七孔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桥长150米,每年某几天阳光能把十七孔桥的十七个孔全部照亮,使桥孔变成金色,十七孔桥会呈现出“金光穿洞”的惊艳奇观(如右图),这是十七孔桥一年当中最美的景色。左图为颐和园景区示意图。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文材料推断,能够观赏到“金光穿洞”的最好时间是
A.夏至日正午 | B.冬至日下午 |
C.春分日出时 | D.秋分日落时 |
A.1千—2千平方米 | B.1—2平方千米 |
C.1万—2万平方米 | D.10—20平方千米 |
4.

【小题1】据图文材料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小题2】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接近60%,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0—14岁和15—64岁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率)。下图为世界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及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及发展趋势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文材料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970—2010年为中国人口高速增长阶段 |
B.发达地区2010年后人口自然增长回升迅速 |
C.欠发达地区的老龄化2010年后日趋严重 |
D.2030—2050年间全球人口抚养比呈增高趋势 |
A.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减少 | B.劳动力资源优势更突出 |
C.制约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 D.劳动人口退休年龄延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