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 S 的热力环流圈变化,虚线圈和实线圈分别表示十年前和目前热力环流圈的大致范围。该城市规划兴建一座大型火电厂。
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城市热力环流示意图。

(2)分析该城市西南侧和西北侧热力环流圈发展变化差异的可能原因。
(3)请在图中合适位置用符号“◎”绘上火电厂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 下图分别为“西藏局部地区示意图”和“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

材料二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这里被称为“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水能资源宝库” “地质灾害博物馆”等。海拔由7000m急速过渡到3200m,年降水量在2300mm以上。
(1)简析墨脱县成为“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的原因。(2)分析雅鲁藏布江流域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材料: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海河流域水资源缺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在我国七大水系中,海河水系是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是海河流域的真实写照。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分析海河流域水污染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
材料一 国务院批复,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视太阳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如图所示。

(1)“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地球位于图中A、B、C、D四点中 点, 该节日的日期是 前后。
(2)描述地球公转从图中B到C时段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传统上我国划分四季开始的节气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描述南通春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4)各地随着节气的不同,太阳辐射有着明显的变化。试列举与太阳辐射年变化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1)指出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的气候类型。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盛行西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等方面说明该地区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干湿状况。
(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2.单选题- (共10题)

【小题1】拍摄者位于太阳能集热板的
A.正南方向 | B.正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A.17° | B.27° | C.63° | D.50° |

【小题1】甲、乙岩石分别是
A.变质岩 沉积岩 | B.侵入岩 沉积岩 |
C.沉积岩 变质岩 | D.沉积岩 喷出岩 |
A.E—变质作用 | B.F—岩浆活动 |
C.G—地壳运动 | D.H一固结成岩 |
2017年3月某日晴朗的夜晚,金星和火星一亮一暗、一大一小似“双眼”与弯月构成一张“笑脸”,不过在大城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天文爱好者看到的是两幅大为不同的画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金星和火星“一亮一暗、一大一小”的原因是
A.金星距离地球较火星近 | B.金星的质量和体积均较火星小 |
C.金星距离太阳较火星远 | D.金星得到的月球光亮较火星多 |
A.云量多 | B.建筑高 | C.灯光强 | D.气温高 |

形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其气流运动方向为
A.逆时针辐合上升 | B.顺时针辐合上升 |
C.逆时针辐散下沉 | D.顺时针辐散下沉 |
2018年初,北美东北部遭受严重的暴风雪袭击,并伴有大面积冻害。
下图为“2018年1月5日某时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出现低温冻害天气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 | B.![]() | C.![]() | D.![]() |
一般从山谷到山顶垂直自然带呈现为乔木-灌木-草甸的渐变规律,但在横断山区的河谷,谷底是灌丛或荒漠草地,森林一般生长在山顶或半山腰,有的地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自然带”。
如图所示为金沙江(28°15′N )两岸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依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金沙江东坡寒温带暗针叶林分布上限的海拔比西坡低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A.谷底干热 | B.谷底海拔低 | C.山腰干热 | D.山腰气温低 |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抑制全球变暖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 B.导致海平面上升 |
C.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教)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据此回答下题。
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两侧地壳抬升幅度分别是
A.向斜 东侧大 | B.背斜 东侧小 |
C.向斜 西侧大 | D.背斜 西侧小 |
徐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扼之, 或为夹门以束之……”此段文字描述的河流位于
A.横断山区 |
B.雁荡山区 |
C.秦岭山脉 |
D.长江三峡 |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
B.湿润区、半湿润区 |
C.外流区、内流区 |
D.农耕区、牧区 |
3.多选题- (共4题)

【小题1】图示河流
A.发源地海拔在2400米以上 | B.径流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
C.流向大致为自东向西 | D.流程长, 流速快 |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小题1】图中
A.①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成因与②地夏季风相同 |
B.②地易受飓风影响,多发时间与④地西北风季节相同 |
C.③地盛行西南风时,东非高原动物向北迁徙 |
D.④地盛行西北风时,新疆天山牧民转场至山麓 |
A.依次途经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 |
B.为降低能耗应选择在冬季出发 |
C.在途中自东向西穿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
D.③地1月受洋流影响渔获丰富 |

【小题1】近十几年来,该地区地理环境要素变化有
A.降水强度增加 | B.河流含沙量下降 |
C.河流流量增加 | D.流量峰值滞后 |
A.耕地面积增加 | B.水库面积增加 |
C.植被覆盖率增加 | D.灌溉面积增加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