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南非地处非洲高原的最南端,南、东、西三面边缘地区为沿海低地,中西部为内陆高原矿产资源储量约占非洲的50%,大多数矿产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也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其经济四大支柱,新世纪以来,南非政府扩大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规模,落后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不断得到完善。
(2)人口重心变动可以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根据南非人口重心变动图,判断1996~2011年间南非人口分布的移动方向,并分析形成这种人口迁移趋势的主要原因。
(3)南部港口城市开普敦盛产葡萄、橘子、油橄榄等水果,以葡萄的种植技术最为闻名。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生产特点。
(4)甲、乙、丙三地自然景观呈现较大的差异。说出甲、乙两地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乙地所属自然带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大部分山流沙和半固定的新月形流动沙丘组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棵岩,这种岩石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近年来,通过治理,库布齐森林覆盖率已从2002年的08%提高到2016年的15.7%,植被覆盖度从2002年的16.2%提高到2016年的53%,成为全世界防治荒漠化的样板。
(2)分析裸岩对当地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
(3)近年来,科研人员在这里建起了全国首个沙漠“林光互补”示范项目生态光伏电站。并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化产业模式。分析库布齐沙漠修建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4)结合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合理性。
材料一:乌蒙山区位于川黔滇交界处,处在我国第二和第三级阶梯上,山高谷深,地势陡峻,高原山地占90%以上,多喀斯特地貌,境内河流纵横,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的分水地带矿资丰富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该区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耕地少农造上地产出低,基础设施薄弱,人力素质相对较低,是中国西部最严重的连片贫地区。
材料二:产业结构趋同系数是衡量地区回产业结构同构程度的指行,数接地区户结构的差异性越小,同构化程度越高,反之,差异性越大。
(2)根据乌蒙山区三省产业结构趋同系数表,分析三省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3)读图说明2011年和2001年比较乌蒙山区三大产业的变化特点,并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的原理,评价乌蒙山区2009年以后第二产业变化的合理性。
(4)为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乌蒙山区扶贫建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单选题- (共20题)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

A.1-3月 | B.4-6月 | C.7-9月 | D.10-12月 |
A.体积质量适中 | B.日地距离适中 | C.自转周期适中 | D.公转周期适中 |
A.6月14日12点 | B.6月13日13点 | C.6月14日14点 | D.6月13日18点 |

A.居住区 | B.商业区 | C.工业区 | D.行政区 |
①市场广阔 ②工业基础较好 ③交通便捷 ④气候适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