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一 俄罗斯示意图。

材料二 堪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存在诸多气候区域,冬季半岛北部的严寒可达零下50摄氏度,而夏季有时在岛南竟可进行海水浴。图示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俄罗斯将交通运输的重点放在发展铁路运输上,试分析原因。
(2)简述堪察加半岛地理位置。
(3)分析冬季勘察加半岛北部气候严寒的原因。

材料二 堪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存在诸多气候区域,冬季半岛北部的严寒可达零下50摄氏度,而夏季有时在岛南竟可进行海水浴。图示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俄罗斯将交通运输的重点放在发展铁路运输上,试分析原因。
(2)简述堪察加半岛地理位置。
(3)分析冬季勘察加半岛北部气候严寒的原因。
2.
材料一 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材料二 左图 “一带一路”示意图, 右图 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一带一路”示意图 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明显,按自东向西的顺序依次描述沿线的气候特征。
(2)图例③代表的自然带在ABC三处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材料二 左图 “一带一路”示意图, 右图 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一带一路”示意图 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明显,按自东向西的顺序依次描述沿线的气候特征。
(2)图例③代表的自然带在ABC三处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3.
材料一 洛杉矶美国第二大城市,最大海港,为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的最大基地。周边人口大约1800万,GDP世界城市排名第三(2014年)。
材料二 为了治理雾霾,洛杉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竣工于2009年的松树风力发电场是全美最大的“市级”风力发电场;计划2020年之前,打造全球最大的城市级太阳能项目。
材料三 左图洛杉矶位置示意图 右图五大湖位置示意图

(1)分析洛杉矶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产业的原因。
(2)(原创)五大湖区附近产业类型多样,任选其一分析其发展优势。
材料二 为了治理雾霾,洛杉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竣工于2009年的松树风力发电场是全美最大的“市级”风力发电场;计划2020年之前,打造全球最大的城市级太阳能项目。
材料三 左图洛杉矶位置示意图 右图五大湖位置示意图

(1)分析洛杉矶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产业的原因。
(2)(原创)五大湖区附近产业类型多样,任选其一分析其发展优势。
2.单选题- (共20题)
4.

【小题1】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 )
【小题2】中亚地区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 (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印度洋 ④北冰洋
在帕米尔高原的那一边,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 )
A.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 | B.离海洋较近 |
C.纬度较低 | D.有很多大河流经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印度洋 ④北冰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5.

【小题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小题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冬季风 | B.盛行西风 |
C.夏季风 | D.东北信风 |
A.持续除草 | B.从外地运沙 |
C.修筑防浪堤 | D.植树种草 |
6.
近年来,泰国的曼谷、清迈、普吉岛成为我国国民的热门旅游城市。下图示意东南亚地形。据此完成下题。

清迈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其原因是( )

清迈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其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 B.受到寒流影响 |
C.地处山区,气温年较差比较大 | D.纬度低,海拔高,冬暖夏凉 |
7.
下图是沿20°N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


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C.①②④③ | D.③①②④ |
8.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的原因不包括( )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西部主要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的原因不包括( )
A.大气环流 | B.植被 | C.洋流 | D.地形 |
A.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 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
C.大部分河流水流急 | D.河流航运价值高 |
9.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

【小题1】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蒸发较弱 | B.地下水位高 | C.地形平坦 | D.降水丰富 |
A.2月—4月 | B.5月—7月 | C.8月一10月 | D.11月一次年1月 |
10.
下图中“葡萄黄金种植带”是亚欧大陆上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题。

关于“葡萄黄金种植带”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关于“葡萄黄金种植带”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呈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此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
B.东部比西部纬度低的原因是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
C.西岸比东岸宽是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充沛 |
D.该带上内陆比沿海宽是因为内陆晴天多、光照足 |
11.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千米。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②盆地地形,便于冷空气聚集;
③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 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⑤受千岛寒流影响大
【小题2】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小题1】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②盆地地形,便于冷空气聚集;
③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 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⑤受千岛寒流影响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
A.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 |
B.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 |
C.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 |
D.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 |
12.
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小题4】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小题2】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 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
C.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 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A.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 | B.都有丰富的水源 |
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 | D.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
13.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小题2】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小题1】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 | B.澳大利亚西海岸 |
C.非洲东海岸 | D.越南东海岸 |
A.温暖湿润 | B.温和干燥 | C.高温多雨 | D.高温干燥 |
14.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水温与夏季接近,原因是( )
【小题2】“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
【小题1】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水温与夏季接近,原因是( )
A.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B.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
C.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D.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 B.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
C.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
15.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题。

关于A、B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A、B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的地形类型相同 | B.A地为亚寒带针叶林带,B地为热带草原带 |
C.两地所在区域的东部沿海均受暖流影响 | D.七月份,两地均高温多雨 |
16.
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
【小题2】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
①太阳光照充足 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 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小题1】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①太阳光照充足 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 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⑤![]() | D.①②⑤ |
17.
下图为甲、乙两国示意图,右图为甲国A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甲乙两国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小题2】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3】关于甲国农作物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4】季风为A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小题1】图示甲乙两国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 B.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 |
C.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 | D.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
A.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 B.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 |
C.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 | D.乙国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
A.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 B.水稻分布在恒河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平原 |
C.黄麻分布在恒河上游 | D.茶叶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 | B.东北信风南移 |
C.东南信风北移 | D.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
18.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示棉花带的数码和④农业带作物播种时间,正确的是( )
【小题2】③地存在的环境问题( )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 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小题3】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表示棉花带的数码和④农业带作物播种时间,正确的是( )
A.⑦ 春季 | B.⑨ 夏季 |
C.⑥ 秋季 | D.⑤ 冬季 |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 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 |
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 |
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 |
20.
根据图中某国的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是( )
【小题2】近些年来,甲国发展迅速的工业部门是( )

【小题1】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是( )
A.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 | B.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冶金工业 |
C.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D.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工业 |
A.石油开采 | B.电子工业 | C.钢铁工业 | D.汽车制造 |
21.
2018年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国将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俄罗斯等国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下图为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因素中,对开辟“冰上丝绸之路”影响最小的是( )
【小题2】《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表之时,原有航道中的( )

【小题1】下列因素中,对开辟“冰上丝绸之路”影响最小的是( )
A.全球变暖 | B.航运安全 | C.运输成本 | D.市场分布 |
A.台湾海峡海水由南流向北,风急浪高 |
B.马六甲海峡正值旱季,海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
C.索马里洋流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洋流 |
D.直布罗陀海峡气候温和湿润,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 |
22.
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位于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也是西亚地区较大的城市之一。德黑兰城市布局很有特色,每条道路旁都有一条明水渠。下图示意德黑兰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冬季德黑兰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德黑兰在道路旁修建明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

【小题1】冬季德黑兰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里海对该城市大气起到调节作用 | B.山地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深入 |
C.沙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 D.该城市人口多,生产、生活排出的废热多 |
A.缓解城市干燥状况 |
B.增大城市的昼夜温差 |
C.发展城市的内河航运 |
D.为城市提供廉价的水能 |
23.
下图分别是加拿大降水分布图和植被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致图中甲乙两地区降水变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据图中信息,该国农业发展主导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铁路网的分布和走向对该国的影响中,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致图中甲乙两地区降水变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 B.洋流差异 | C.大气环流 | D.纬度差异 |
A.市场广阔是丙丁两农业区商品率特别高的主导因素 |
B.地广人稀是丙丁两农业区专业化水平高的主导因素 |
C.上升流是图中东部海域冷水性渔场形成的主导因素 |
D.森林资源丰富是该国家具、造纸业发达的主导因素 |
A.加强了东西向交通的联系,促进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
B.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减轻了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 |
C.缩短了该国东西两岸联系的距离,促进东西两岸发展 |
D.促进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人口和二三产业向南部聚集 |
3.选择题- (共2题)
24.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可以用图1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出的氧气含量远低于2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