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1)指出图中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在图2中10°~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40°N大陆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在30°~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

(1)若此刻右图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右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加以具体说明。(只需举一例进行说明即可)
(4)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在图2中10°~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40°N大陆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在30°~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

(1)若此刻右图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右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加以具体说明。(只需举一例进行说明即可)
(4)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6题)
3.
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屿面积2 473平方千米,人口1 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岛上有一些农场。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
【小题2】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
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 |
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 |
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C.气压带与风带 | D.地形地势 |
4.
如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小题2】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

【小题1】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冬季多于夏季 | 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 |
C.夏季多于冬季 | 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 |
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 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
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 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
5.
【小题2】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 )
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
B.Ⅰ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纬度 |
C.Ⅱ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
D.Ⅳ纬度台风活动频繁 |
A.Ⅰ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
B.Ⅳ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
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
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
6.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是有规律做南北移动的。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使不同地区的空气流动形成有规律的变化。下图示意赤道附近(5°S~5°N范围)地区气流运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d四地区因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流(或风)共同的特点是( )
【小题2】a区气流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

【小题1】图中a、b、c、d四地区因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流(或风)共同的特点是( )
A.北半球夏季时风力强,冬季时风力弱 |
B.北半球夏季时为南风,冬季时为北风 |
C.图示时期四地区均为低压中的上升气流 |
D.四地区均为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 |
A.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风力强 |
B.盆地地区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 |
C.平原或海洋平面,摩擦力小,风力大 |
D.印度洋与亚洲大陆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
7.
K 群岛各岛屿地势崎岖高峻,每年有 330 多天是晴天。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耀下,海浪在每座小岛的一侧海面呈现出条带状银白色的波纹,岛屿犹如行驶在海洋上的巨轮。下图是 K 群岛的卫星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群岛夏半年盛行
【小题2】导致该群岛每年晴朗日数特别多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该群岛夏半年盛行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A.海陆位置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洋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