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177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材料二 海绵城市有一定的标准,其中指标之一是通过自然和人工手段,控制年径流总量的比例,称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如上图,该城市年径流总量中,不到40%的水排放出去,则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下图表示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的最低和最高限值)。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主要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   等。
(2)简要描述我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高低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该指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3)从水循环发生领域看,南京地区的水循环主要属于哪种类型?列举水循环对南京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至少列举三个方面)。
(4)简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地区的主要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M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差异。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降水量1300至l600毫米;800至1200米的高山地带,春迟秋早,潮湿多雨,日照偏低,年降水量1200至1400毫米;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冬长夏短,风大雪多,易涝少旱,年降水量1378毫米。

材料二 下图为M县等高线地形略图。


材料三 坡度6~25°之间的耕地为坡耕地,大于25°的称为陡坡耕地。坡耕地一般宜草宜灌木,不宜大规模耕作,耕作比例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生态环境也就越恶劣。下表反映M县耕地坡度组成。

 

耕地坡度组成

坡度

<5°

5°~15°

15°~25°

25°~35°

>35°

占耕地比重

52.33%

29.25%

14.74%

3.68%

0%

 

 
(1)归纳县城的气候特点。
(2)简析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简述水土流失对下游县城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
(4)为缓解该地区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中可采取哪些措施?
3.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棉花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喜光、耐旱、怕涝。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呈现“东棉西进”的趋势,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花优势区产量占比下降;新疆棉花种植取得长足进步,其封闭的地理条件和极端的气候,阻碍病虫害跟随进入产区;生态结构较为单一的自然环境,难以给害虫提供庇护所和其他食物;种植过程中,采用滴灌技术,利用耕地机、采棉机、无人机等机械参与农田耕作和管理。

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棉花优势区分布图,下表是2010-2018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趋势比较表。

 

(1)概括近十年来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特点。
(2)推测长江流域优势棉产区棉花产量占比下降的原因。
(3)简述新疆棉花单产水平较高的原因。
(4)评价棉花种植业发展对新疆地区的影响。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依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区域。下表为“部分城市产业变化对比表”。
城市
改革开放初期优势产业部门
现有优势产业部门
东莞
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玩具制造、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等
电子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
中山
纺织服装、灯饰制造、家具制造、五金制造等
新能源、医药、光电产业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是粤港澳产业合作的典型模式。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粤港澳产业分工逐步形成,经济融合加深。

材料三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及部分城市发展方向示意图”。


(1)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简述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通过东莞和中山,推测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特点。
(3)简要概括“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模式下,珠江三角洲(粤)与港澳地区的各自优势,以及珠江三角洲(粤)未来发展方向。
(4)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区域间的融合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共10题)

5.

   担负探测太阳系外围行星任务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于1977年发射升空,目前均以离开太阳系。下图为旅行者探测器飞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旅行者1号和2号共同探测的行星是
A.火星和木星
B.木星和土星
C.火星和土星
D.土星与天王星
【小题2】易干扰旅行者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的是
A.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
C.天体引力
D.行星遮挡
6.

   山区的聚落和人口存在着较大地域差异。下表为“江南丘陵地区聚落规模、人口密度以及村落住宅结构”调查数据。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貌类型
代表性村落
总户数(户)
总人口(人)
人口密度
(人/km²)
村落住宅结构
(木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
低山区
江现村
147
639
138.91
50/42/8
丘陵区
烂泥田村
273
1168
389.33
35/55/10
盆地区
鹿芝岭村
1283
4858
796.39
0/95/5
 
【小题1】影响该区域聚落规模和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地貌类型C.气候特征D.地域文化
【小题2】关于该区域住宅结构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体现气候特征对材料选择的影响 ②低山区盛产木材,木结构较普遍
③盆地经济较发达,砖混结构较多 ④体现人口密度对材料选择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7.
读“四类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属于堆积地貌的是
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丙D.丙与丁
【小题2】关于图中地貌景观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势平坦、海拔较高B.乙——沙丘连绵、植被稀少
C.丙——山高谷深、流水潺潺D.丁——坡陡峰尖、地处高纬
8.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形成于较大湖泊和周边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下图为“8月某日鄱阳湖湖口和进贤南北方向的风速距平日变化曲线图(正距平为南风,负距平为北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湖口由陆风转为湖风的时间约为
A.7时B.12时C.18时D.20时
【小题2】据观测,湖口湖陆风风速比进贤大,其主要原因最可能
A.湖口纬度较高B.湖口距湖岸线较近
C.湖口地势较高D.湖口地表草木茂盛
9.

   夏威夷州提出到2045年让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达到100%的目标。下图为夏威夷州某岛上的一处“太阳能农场”照片及位置,它是一种“太阳能+牧业”的新经济模式。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夏威夷州力争到2045年让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达到100%的原因是
①缺乏化石燃料 ②可再生能源丰富 ③减排温室气体 ④经济结构多元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2】与传统的人工或割草机除草相比,“太阳能+牧业”模式的优点有
①节省除草成本 ②减少噪音污染 ③产出牧业产品 ④减少风力侵蚀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0.

   智能型防霜冻烟雾发生器是一种防御霜冻的设备。当霜冻来临时,它能自动发烟,并维持数小时,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9月中旬,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霜冻的是
A.长江中下游季风水田农业区B.松嫩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C.南美洲潘帕斯草原大牧场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混合农业区
【小题2】烟雾有助防御霜冻灾害的原因是
A.使①辐射的作用增强B.减少②被大气吸收
C.通过③对地面增强保温D.对④的反射作用增强
11.

   西藏矿产丰富、生态环境独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下表是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材料分析,影响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水资源B.水环境C.土地资源D.经济结构
【小题2】适宜在西藏发展的产业有
①采矿业 ②旅游业 ③木材加工 ④电器机械制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

   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与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下图为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A.交通通达度B.土地价格
C.人口的分布D.文化景观
【小题2】甲处最可能是该城市的
A.工业区B.住宅区
C.商业区D.行政区
13.

   我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提出了“到2020年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底我国在建、筹建机器人产业园60多家。下图为“2018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布局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分析,影响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分布和历史传统B.交通运输和自然资源
C.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D.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
【小题2】我国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短缺 ②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提高
③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升级 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4.

   尼泊尔是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家,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下图为“尼泊尔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作为邻国,中尼合作领域广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尼泊尔提供的服务有
①测量山峰高度 ②获得山区遥感影像 ③确定交通工具速度 ④工农业产值统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尼泊尔多地震,但其损失一般相对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震发生区海拔高 ②防灾救灾技术高 ③人口相对较少 ④地震预报准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多选题(共2题)

15.

   某学者用城市化生态水平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生态化水平越高,表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越好。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生态化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评价城市生态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可能包含
A.人均GDP、居民收入及公共服务水平B.矿产资源数量及自给率
C.行政区域的数量、行政级别的高低D.生态环境状态及调节能力
【小题2】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时空分布及演变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生态化水平稳步提升B.生态化水平差异缩小
C.沿江地区生态化水平高D.高值区呈“双高-单高-多高”演变
【小题3】下列城市提升生态化水平的途径,合理的是
A.安庆应大力整治环境,缓解盐碱化
B.苏南大力发展钢铁汽车等基础工业
C.上海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D.台州发挥区位和生态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16.

   西(安)成(都)高铁全长658千米,设22个车站。某兴趣小组同学查阅了西成高铁沿线地形图、找出了22个车站的位置、统计了铁路上运行的90趟列车在各站点的停靠次数。下图为“西成高铁路线示意图”,下表是其中5个站点列车停靠次数统计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理兴趣小组的研究,可探究
A.地形特征对站点设置的影响B.城市规模对停靠次数的影响
C.信息通达度对站点设置影响D.河流分布对停靠次数的影响
【小题2】表中可以看到,汉中站列车停靠次数多。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农业用地比重高B.城市用地规模大C.经济较为发达D.一、三产业比重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