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及形成丙处物质的主要地质作用。
(2)分别写出甲、乙、丁三地的地质构造类型。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的是________,有可能找到地下水的地点是________。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1)说明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及形成丙处物质的主要地质作用。
(2)分别写出甲、乙、丁三地的地质构造类型。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的是________,有可能找到地下水的地点是________。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


(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阐释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并说明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
(3)长江下游许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发,有人则反对。你是否赞成,并阐明理由。
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


(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阐释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并说明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
(3)长江下游许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发,有人则反对。你是否赞成,并阐明理由。
3.
地质构造对人类的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下图中所示四种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且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
【小题2】读地质剖面图,判断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

【小题1】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下图中所示四种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且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
A.![]() | B.![]() | C.![]() | D.![]()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单选题- (共5题)
4.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小题3】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小题1】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流湍急 | B.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
C.右岸陡峭 | D.水量季节变化小 |
A.汇入处落差大 | B.位于干流凹岸处 |
C.交汇处侵蚀作用强 | D.支流流速慢 |
A.上游建大型水库 |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
C.下游新建防洪大坝 | D.下游河道不断疏浚 |
5.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处属于( )
【小题2】若在Y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1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

【小题1】甲处属于( )
A.背斜成山 | B.背斜成谷 |
C.向斜成谷 | D.向斜成山 |
A.25 m | B.35 m | C.45 m | D.65 m |
6.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多河道,多次分汊和汇聚构成辫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扇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扇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
B.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大 |
C.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
D.周边水体一定是湖泊 |
A.以下蚀作用为主,河道较深 |
B.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多河道 |
C.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 |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流量稳定 |
7.
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结合“黄土高原东西向基岩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与我国泰山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
【小题2】汾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 )

【小题1】图中与我国泰山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
A.太行山 | B.太岳山 |
C.子午岭 | D.六盘山 |
A.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 B.褶皱—断层 |
C.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 D.水平挤压—风力沉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