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3)说出我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4)分析西北地区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

(1)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3)说出我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4)分析西北地区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
2.单选题- (共4题)
2.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小题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四川盆地 | C.华北平原 | D.青藏高原 |
A.纬度高 | B.植被少 | C.地势高 | D.云雨少 |
3.
【小题2】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小题3】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
C.海拔高,气候寒冷 |
D.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
A.藏南谷地的地热 |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
C.青藏地区的风能 |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
A.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 |
B.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 |
C.增加了藏民的经济负担 |
D.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
4.

【小题1】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嫦娥一号”成功避开两次“日凌”干扰,在地面指挥室遥控下,卫星与地面站始终保持联系。专家介绍,当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嫦娥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这时,嫦娥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通信卫星之间 |
B.“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 |
C.“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 |
D.“日凌”是太阳黑子爆发的结果 |
A.扰乱地球磁场,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
B.黑子与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
C.扰乱电离层,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
D.耀斑与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2年 |
A.黑子多的年份,一定发生大地震 |
B.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风的强度和频度增加 |
C.耀斑发生时,太阳风强度减小 |
D.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反而减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