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位于河北省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曾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连年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
材料二 1962年始,塞罕坝历经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材料三 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简图。

(1)简述塞罕坝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2)在塞罕坝地区植树造林成活率低,试从自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析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材料一 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它对热量要求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 ℃,就有可能遭受冻害。我国甘蔗产区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产区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优势蔗区。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和甘蔗种植区分布图

(1)试分析该地形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该地区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3)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甘蔗产业(制糖、制酒精)。你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5题)
羚羊峡谷(36°51'28″N,111°22'20″W)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的沙漠,常年处在干涸的河道之中。看它的外观如同地表的沙体被流水冲出的细沟(如图)。但当人们深入谷底则会发现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幻化出奇异的色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人们游览羚羊峡谷的最佳时间是在当地
A.8点前后 | B.12点前后 | C.18点前后 | D.20点前后 |
A.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 | B.岩石风化和流水侵蚀 |
C.岩石风化和风力侵蚀 | D.生物作用和冰川侵蚀 |
A.峡谷幽深,山势险峻 | B.自然和人文保护的需要 |
C.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 | D.位于当地人的保护区内 |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其下游的扎龙湿地,是丹顸鹤等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扎龙湿地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是( )
A.全年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 B.下游河道消失,河水漫溢而成 |
C.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 | D.植被覆盖率高,利于涵养水源 |
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②太阳高度角增大,蒸发增强,水体盐度增加
③地表水渗漏,水域缩小,盐度增加 ④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A.乌裕尔河水位上升 | B.地下水位上升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当地温差变小 |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城市副中心要处理好与河北雄安新区的关系,实现功能分工、错位发展,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还要处理好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三河、大厂和香河)地区的关系,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下图为北京市“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最直接的目的是
A.提高北京城市等级 | B.控制中心城区规模 |
C.带动北京东部发展 | D.优化交通网络系统 |
A.基础设施完善 | B.国家政策支持 | C.淡水资源充足 | D.发展空间充裕 |
A.劳动力素质高 | B.产业基础雄厚 | C.地理位置优越 | D.生态环境优良 |
阳白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南部山区,盛产玉米、高粱,素有五台“粮仓”之称。然而,有一段时期,阳白村却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的怪圈。目前该村通过种田产粮、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牛粪生虫、粉虫喂鸡、鸡粪种粮的循环农业链条实现了闭合发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过去阳白村“增产不增收”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产品品质低 | B.农村劳动力少 | C.交通运输不便 | D.对市场适应性差 |
A.粮食酿酒 | B.酒糟喂牛 | C.牛粪生虫 | D.粉虫喂鸡 |
A.增加可用耕地面积 | B.加快城市化进程 |
C.带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 D.提高玉米、高粱的产量 |
当地时间2017年1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威胁通用汽车公司(GM):“要么把雪佛兰科鲁兹车型从墨西哥迁回美国制造,要么就等着高额的边境交易税"。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在2000-2010年的l0年间,制造业岗位数从l730万急速下跌到ll50万。目前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外国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工业化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
B.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民众就业机会 |
C.提高城市化发展,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
D.增加国内税收收入,吸引投资资金回国 |
A.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 B.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
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
①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
②加快发展我国优势的传统制造业
③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吸引劳动力回流
④发展城市第三产业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我国某大型玉米育种企业在全国设立了32处育种中心和试验站,建设成遍布全国的育种科研平台。该企业常采用宽窄行交替的休闲种植方式。追肥期间在宽行进行深耕,玉米收获时留高茬40 cm左右,收获后耕作,第二年在耕作过的宽行进行精量播种,形成窄行苗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育种企业在全国设立众多育种中心和试验站的主要目的是( )
A.接近各省玉米产地 | B.扩大企业规模和知名度 |
C.适应作物的地域性 | D.保证育种试验的连续性 |
A.土地价格低,节省成本 | B.热量充分,缩短育种周期 |
C.科技水平高,培育良种 | D.病虫害少,发展绿色种业 |
A.加速玉米生长过程 | B.增加玉米种植面积 |
C.降低田间土壤肥力 | D.不利田间农事操作 |
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就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图”。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
A.GIS RS | B.GPS GIS | C.GPS RS | D.GPRS RS |
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 B.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 |
C.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 | 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

【小题1】图示水利工程的作用是
A.水利枢纽 | B.水电站 |
C.进行全流域治理 | D.进行小流域治理 |
A.解决降水时间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
B.不会对气候产生任何影响 |
C.对植被状况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
D.加剧水土流失 |
A.珠江三角洲 | B.青藏高原 | C.黄土高原 | D.柴达木盆地 |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 | B.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 |
C.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 | D.提高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条 |
①物流业②房地产业③高铁运输业④家政服务业⑤旅游业⑥金融业
A.①⑤⑥ | B.②③④ | C.①②⑥ | D.③④⑤ |
A.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B.污染严重,环境恶化 |
C.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 D.交通拥堵,通达度低 |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 |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 |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
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
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
C.以行政区划分指标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A.RS技术 | B.GPS技术 | C.GIS技术 | D.实地考察 |

【小题1】安徽省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有利地理条件有
①煤炭丰富 ②工业基础好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距离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能源结构趋向单一 | 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C.加剧用水供需矛盾 | D.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

【小题1】影响R1和 R2两河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雨 | B.地形 | C.气温 | D.冰雪融水 |
A.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
B.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严重 |
C.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湖泊淤积严重,面积萎缩 |
D.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后退 |
①土壤表层积聚的盐分②湖泊萎缩露出的湖底中的盐分
③盐矿生产中产生的盐尘④强风所带来的北冰洋中的盐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小题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 )A.草地减少—过度开垦 | B.耕地增加—草地退化 |
C.荒漠扩大—水土流失 | D.森林减少—矿山开采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河口海岸线后退 ③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④通航能力下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篁岭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江西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晒秋”这种旅游资源最突出的价值是
A.经济价值 | B.科学价值 | C.历史文化价值 | D.美学价值 |
A.选择观赏角度 | B.远距离仰视 | C.了解构景手法 | D.把握观赏时机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C.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