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71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2

1.综合题(共3题)

1.
结合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图甲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下表为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材料二:摩洛哥磷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来通过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有一定提高。下图为摩洛哥的地理位置。
  


(1)简述图中海峡的地理意义。
(2)比较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说明摩洛哥重视水利建设的原因。
(4)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枣椰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枣椰树的生长习性。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5月1日,拉萨“秀色才纳”国家AAA景区净土健康产业园“五一”正式揭牌。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17万人。近年来,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西藏提出以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有机生命产品、高原保健药品、心灵休闲旅游产业等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思路。下图为青藏地区图。

(1)指出“净土”健康产业的特征。
(2)简述“净土”健康产业包括的主要部门。
(3)简述西藏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析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3.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伊塞克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碧蓝,空气清新,为吉尔吉斯斯坦著名的旅游地。伊塞克湖附近巴拉沙衮、碎叶城、新城等著名古城是中吉哈三国联合成功申遗的丝绸之路上“长安-天山廊道”的重要遗产点。

评价伊塞克湖旅游开发的条件,并分析申遗成功为伊塞克湖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共10题)

4.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M城市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B.地势起伏
C.纬度高低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小题2】中央谷地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主要依赖于当地
A.全年水热充足B.灌溉系统发达
C.临近消费市场,需求量大D.交通发达,便于长距离运输
5.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雪松美丽皎洁,晶莹高雅。新疆伊犁河谷的冬韵,迷人不已,特别是那有着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雾凇,最是醉人。下图为伊犁河谷区域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伊犁河谷醉人的雾凇景观最集中出现的月份是
A.3月~5月B.7月~9月
C.10月~12月D.12月~次年2月
【小题2】最有利于伊犁河谷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A.晴朗大风的白天B.晴朗微风的夜晚
C.风雨交加的夜晚D.细雨蒙蒙的白天
【小题3】为伊犁河谷雾凇形成提供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印度洋
C.大西洋D.北冰洋
6.

   亚洲东部强大的冬季风,挟带中亚和蒙古高原一带的大量沙尘,遇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下图是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和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上图中M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是(  )
A.850米B.725米C.140米D.175米
【小题2】上例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A.甲:疏浚河道,发展航运B.乙:平整上地,增加下渗
C.丙:开垦梯田,推广滴灌D.丁:建坝蓄水,调节气候
7.
下图中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线d、e为等温线,线f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可知图示地区(  )
A.可能位于南半球,等温线数值d>eB.湖泊可能是位于北半球的咸水湖
C.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D.等压线数值a<b<c
【小题2】A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
8.

   2015年3月9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启程,向东途经重庆等11个城市,于2015年7月末返回阿布扎比。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
A.夏威夷B.纽约C.阿布扎比D.重庆
【小题2】飞行期间,重庆与纽约相比(   )
A.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重庆的白昼始终较短
C.两地均有太阳直射现象D.两地正午物影方向不同
9.

   驱车从甲地到乙地,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还没有来得及寻找太阳,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大雾不知从何升起,……只能隐约看到昏黄的雾灯。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节选自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可能发生在
A.12月份的开普敦B.12月份的漠河
C.12月份的瑞典D.12月份的南极地区
【小题2】该地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冰原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0.
读“世界季风的地理分布图”,完成以下三题。

【小题1】与图中A处季风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理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洋流C.地形D.东南信风
【小题2】影响图中B处主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C.洋流D.海陆位置
【小题3】当图中C地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阴雨天气增多B.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C.天安门广场在6时之前举行升旗仪式D.南极大陆的企鹅正在漫长的极夜中煎熬
11.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南部B.华北地区北部
C.西北地区西部D.西南地区东部
【小题2】山地苔藓带在南坡位置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高,且为背风坡B.气温较高,且为迎风坡
C.气温较低,且为背风坡D.气温较低,且为迎风坡
12.
大约3 000年前,秘鲁山区的农民采用一种培高田地农业技术(如下图),科学家发现用这种方法种植当地作物的产量是现代种植方式的三倍。这种培高田地的主要费用来自挖去渠道和培高田地的费用。在种植作物的时候,人们可以在渠道里充水,这样渠道里的水在干旱期可以用来灌溉,白天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储存起来,晚上再释放出来,避免作物在冬季等季节受到霜冻的危害;另外,渠道里还可以养鱼,也可以容纳家畜的排泄物,因此渠道沉积物里含有丰富的氮肥,可以为作物提供肥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秘鲁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B.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份沿海地区降水量减少
C.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D.山区垂直自然带谱复杂
【小题2】上图中水渠在夏季的主要作用有
①灌溉②排水③防霜冻④水运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小题3】与采用现代的化肥和机械化的现代种植方式相比,培高田地农业的优势是
A.商品率高B.生产规模大C.专业化水平高D.生产成本低
13.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如下图)。黄土高原高速铁路多段地基采用复合地基的目的是(  )
A.防止水土流失B.减少占用耕地
C.防止地基变形D.防止冻土融化

3.选择题(共1题)

14.已知,如图,直线AB经过点B(0,6),点A(4,0),与抛物线y=ax2+2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P,又知△AOP的面积为6.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