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秘鲁拥有世界上迄今为止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马赫斯—西瓜斯调水工程。该工程缓解了阿雷基帕地区严重缺水的困境,成功开发了马赫斯和西瓜斯两片平原荒漠,工程艰巨宏伟,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阿雷基帕是秘鲁第三大城市,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行政、文化、军事中心。

(1)据上图描述秘鲁等降水量线分布特征。
(2)据上图描述秘鲁有色金属矿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秘鲁设计修建马赫斯—西瓜斯水利工程的意义及依据。
秘鲁拥有世界上迄今为止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马赫斯—西瓜斯调水工程。该工程缓解了阿雷基帕地区严重缺水的困境,成功开发了马赫斯和西瓜斯两片平原荒漠,工程艰巨宏伟,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阿雷基帕是秘鲁第三大城市,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行政、文化、军事中心。

(1)据上图描述秘鲁等降水量线分布特征。
(2)据上图描述秘鲁有色金属矿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秘鲁设计修建马赫斯—西瓜斯水利工程的意义及依据。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为2.19 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疆电入川”是新疆煤炭资源大力开发及能源外运的重要举措,每年可转化煤炭3300万吨,向四川输送1000 万千瓦的电力。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
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它代表了当今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1)从地形、气候、植被方面,简述“疆电入川’’输电线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说出新疆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3)说明建设“疆电入川”输电工程的原因。
(4)简述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
2.单选题- (共8题)
3.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水污染严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土壤肥力下降
【小题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追求绿色GDP ④禁止碳的排放

【小题1】图中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水污染严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追求绿色GDP ④禁止碳的排放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4.

【小题1】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小题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
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二氧化碳减少 |
B.全球降水增多 |
C.冰川体积增大 |
D.全球气候变暖 |
A.伐木与深加工 |
B.开发矿产资源 |
C.由毁林到造林 |
D.严禁砍伐森林 |
5.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区(位置见下图),水土流失极其严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有利于治理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的措施是( )

有利于治理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的措施是( )
A.在铜川镇沟道两侧缓坡修筑水平沟、鱼鳞坑等防护工程 |
B.在哈巴格希东部沟道两侧陡坡种植油松、沙棘、拧条为主的混交林 |
C.在泊江海子镇荒漠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增加植被覆盖率 |
D.严格控制小煤窑开采,采矿固体废弃物堆弃沟道以降低地表崎岖度 |
6.
鱼鳞坑是在山坡地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纵剖面模式图。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拦截坡面径流 |
B.提高植被存活率 |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
7.
(2017·射阳月考)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地区中,荒漠化主要是由水蚀作用引起土地退化的是
【小题2】对于荒漠化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除在喀什实施万亩“城北防护林”工程,新疆还将着重以伊犁河水蚀区、塔里木河中下游综合治理区、艾比湖周边风蚀治理区、塔里木盆地边缘风沙治理区为重点,推进土地荒漠化防治。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地区中,荒漠化主要是由水蚀作用引起土地退化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就全球看,荒漠化影响范围不大 |
B.荒漠化只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C.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 |
D.荒漠化只会影响本地区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
B.退耕还草 |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
D.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
8.
(2016·江宁检测)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不同地区1950~2001年湿地面积变化表
【小题1】表中湿地面积缩减量最大和减少比例最大的地区是
【小题2】调查并估算湿地面积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小题3】湿地面积减少带来的危害有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扩大水污染范围 ③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不同地区1950~2001年湿地面积变化表
地区 | 减少面积(万公顷) | 减少比例(%) |
新疆湿地 | 142 | 50 |
玛曲湿地 | 20 | 45 |
滨海湿地 | 219 | 50 |
三江平原湿地 | 136 | 37 |
【小题1】表中湿地面积缩减量最大和减少比例最大的地区是
A.新疆湿地 | B.滨海湿地 |
C.玛曲湿地 | D.三江平原湿地 |
A.RS和GPS | B.GPS和RS |
C.RS和GIS | D.GPS和GIS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扩大水污染范围 ③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9.
读黄河金三角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区域),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金三角区域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其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小题2】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下列措施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是

【小题1】黄河金三角区域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其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有丰富的煤炭、铝矿和水能资源,能源和原料充足 |
B.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线经过,交通比较便利 |
C.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能源消费市场 |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 |
A.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
B.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
C.营造防护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
D.提高煤炭开采量,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