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16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石嘴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有“塞上煤城”之称。是宁夏的“工业长子”,也是中国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材料二20世纪50一60年代,宁夏石嘴山只是一个百余人的荒僻小村。该市草场资源、硅石资源(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制造)丰富,近年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新型冶金、新能源(光伏产业)等产业集群。
材料三下图为宁夏平原简图。

(l)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2)分析图中密集的灌渠对宁夏平原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石嘴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每年4-5月份,流经宁夏平原的黄河下游河段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简析其形成原因。
2.
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生产特点是____。
(2)图中虚线框内地区的工业结构特点是____。
(3)A地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农业生产过程中最易出现环境问题是____。
(4)该地区的黑土正在悄无声息的一年一年变薄,请你为保护黑土出谋划策。
(5)与长江相比,松花江航运价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该地区沼泽地分布广,其原因是什么?监测沼泽地面积变化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市地处呼伦贝尔高原,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地势缓慢过渡,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昼夜温差大、日照丰富,多大风天气。这里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及预测储量1572亿吨,多属于适宜发电的褐煤,共有煤田60多处,储量超过100亿吨的就有6处,这些煤田大部分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的特点,且结构稳定,开采条件优越,适合于综合技术应用和集约化生产。呼伦贝尔南部的伊敏河煤矿是我国四大露天煤田之一。下图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交通及城镇分布图。

(1)指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呼伦贝尔依托能源优势可发展建设的主要能源基地。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題计分。问题①:说明呼伦贝尔在煤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问题②:说明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生产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共11题)

4.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
【小题2】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
【小题3】该地森林资源的生态意义主要是(  )
A.保护耕地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保持水土
5.
读下图—某地全年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
A.20°NB.20°S
C.30°ND.30°S
【小题2】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北京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昼夜平分
C.正值高温多雨季节D.正值寒冷干燥季节
6.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A.600米B.650米C.700米D.800米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有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小题3】在甲、乙间修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A.方案1B.方案2C.方案3D.方案4
7.

   可燃冰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能源。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然冰储量已相当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的两倍以上,其中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目前开发利用可燃冰资源的限制条件是
A.资金投入大B.技术难度大C.市场需求小D.国际协作难
【小题2】可燃冰开发利用不当给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直接污染海水B.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C.加剧温室效应D.产生海啸等灾害
8.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
【小题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
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
【小题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
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
9.
兰州地区种植白兰瓜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沙砾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有利于提高白兰瓜的产量和质量 ②增大土壤的日温差
③土壤的昼夜温差会变小    ④土壤的养分减少,使白兰瓜产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及,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诗中描写的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该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左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的A,B,C三种粮食作物分别为( )
A.马铃薯玉米小麦B.大豆 小麦 玉米C.小麦棉花水稻D.小麦玉米水稻
11.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12.
近年来,枣庄这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以其独特的转型实践,造就了世界瞩目的“枣庄神话”、“枣庄奇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①环境污染  ②资源枯竭  ③水源短缺  ④就业困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小题4】枣庄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借鉴了鲁尔区的经验,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
B.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
C.完善交通网,优化区位条件
D.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
13.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B.地处温带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
C.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小题2】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 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 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abc为我国三条资源调配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D.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小题2】对上述三种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善了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入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有利于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是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消费需求分布不匹配导致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填空题(共1题)

15.
下图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A是______工程,B是______工程,C是______工程。
(2)解析我国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地理原因。
(3)图中B调运的能源是______,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