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新课标)高中地理5年高考真题备考第五章练习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66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综合题(共2题)

1.
(2013北京高考)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下图,回答问题。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2.
(2010安徽高考)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单选题(共8题)

3.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小题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C.纬度低,气温比较高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4.
(2014.江苏高考)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

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5.
图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题。

【小题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
【小题2】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小题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
6.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符合图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
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
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小题2】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
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
7.
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题。

【小题1】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
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8.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小题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9.
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A.西藏自治区B.广东省
C.内蒙古自治区D.甘肃省
10.
(2014.浙江高考)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3.选择题(共5题)

11.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12.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13.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14.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15.如图1,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得到长方形ABCD,再沿∠ADC的平分线DE折叠,如图2,点C落在点C′处,最后按图3所示方式折叠,使点A落在DE的中点A′处,折痕是FG,若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6cm,则FG={#blank#}1{#/blank#}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