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634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1

1.综合题(共7题)

1.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常会出现大量鱼类死亡的原因。
(2)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B地有城市分布的原因。
(3)简析MN间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4)从自然条件分析C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
2.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处的岩石可能是 岩,该岩石的形成原因是
(2)按照岩石成因划分,煤层属于 岩,若在B处采煤,要注意的事故是
(3)说明甲、乙两地的地貌类型、判读依据及其形成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港位置区域图


材料二: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近年也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港面临严峻挑战,2020年率先实现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目标面临具大压力。开辟新港区、建设一批当今最先进的大型深水泊位、完善港口功能、大幅提高港口能力,成为上海早日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横沙浅滩面临口外深水海域和国际航线,距20米深水区只有17公里,具有优越的江海联运条件,是解决超大型深水泊位和江海联运及国际物流中转最便捷之处。

材料三:上海港拟在长江口横沙岛建设新港区。港区围堤在横沙浅滩上进行,造价低、施工难度小,港池还具有水域平稳、泊位条件好、年作业天数多等优点,对周围环境影响较低,有利于环境保护。由于固定了浅滩,也有利于长江口深水航道的维护。

材料四: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1)请解释崇明岛北支航道淤积严重的原因。
(2)长江深水航道两侧建“┻┻”状大坝的作用。
(3)横沙岛东侧浅滩建设港区的有利条件。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上海市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区位优势。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8日至11日上海天气预报


材料二:2013年3月9日,29.5℃(徐家汇站)。近期由于东北低涡(冷性低压)位置偏北,同时上海又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之下。上海的日最高气温不断刷新,今天29.5℃更是创下同期百年纪录。

材料三:“2013年3月9日中国部分地区沙尘监测示意图”(图中黑色区域为沙尘暴影响地区)和“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上海从8日到11日经历了一次什么天气系统过程?并描述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现象。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解释上海3月9日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气温最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出图中全部受沙尘影响的省区,该省区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简述该地区农业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
(4)请预测此次沙尘暴将向什么方向扩散?并说明理由。
5.
下图的半球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的弧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M、N、Q三地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地区是_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_________, 北京时间为_________。
(3)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____)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
(4)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____)
A.    B.  
C.     D. 
(5)以下四幅图表示该日上海地区某中学操场上旗杆(旗杆立于O点)杆影端点移动的轨迹和方向,其中正确的是(____)
A.     B.  
C.    D. 
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l:某国河流分布及农业用地示意图。


材料2:A、B两农业区的气候资料。


材料3:图中农业用地分别集中种植有葡萄和甜菜等。葡萄喜光照,需水怕涝,气温14℃以上方可萌芽,28~32℃最适宜浆果成熟。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材料4:水库大坝坝高大于70m的为高坝,坝高30~70m的为中坝,坝高小于30m的为低坝。罗纳河上建有19级水坝,l8座为低坝,修水坝不曾移民。

(1)分析罗纳河修建低坝的好处。
(2)说明A、B两农业区气候的相同点及成因。
(3)写出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简评A地发展此类种植的自然条件。
(4)20世纪60年代,该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塞纳河沿岸的城市“⊙”,城市“⊙”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对此,该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7.
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辽宁省三大城市从业人员比重数据


材料二:2011年辽宁省三大城市大气污染排放的相关数据


材料三: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瓦房店市东岗镇,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建设的核电项目,是中国首次一次同意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核电项目,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1号机组2013年2月17日15时09分并网成功,标志中国东北第一个核电厂已具备发电能力。

材料四:根据辽宁省水资源评价数据,港口大连的年地下水开采量应该控制在2亿吨左右。然而为了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大连近年来的地下水开采量一直保持在3亿吨以上,属于严重超采,个人的偷采现象比较严重。

(1)根据材料一,说出2011年沈阳与大连从业人员比重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大连主要的环境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3)结合所学和材料,分析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对辽中南地区的影响。
(4)结合材料四,分析大连地下水严重超采对当地环境和三大产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法。

2.单选题(共12题)

8.
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 (  )
A.b增强B.d增强
C.e增强D.c增强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
A.aB.b和f
C.cD.d
【小题3】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与这一现象相关的箭头字母是 (  )
A.aB.bC.dD.f
9.
读21世纪初奥运会承办城市分布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举办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举办国的首都B.都属五带中的温带
C.东半球多于西半球D.都分布在海岸线上
【小题2】除2008年外,最利于我国收看奥运会直播节目的是
A.2000年B.2004年C.2012年D.2016年
10.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部分),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附近形成大渔场的是(  )
A.a洋流经过的海域
B.c洋流经过的海域
C.b洋流与c洋流连接处
D.c洋流汇入d洋流处
【小题2】a、b、c、d、e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性质的有(  )
A.a、d、eB.c、d、eC.b、d、fD.b、c、f
【小题3】下列对c、e洋流之间大陆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B.地势西高东低
C.人口、城市、经济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D.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1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  )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
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小题2】解决甲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
①南水北调 ②退耕还林 ③治沙治水 ④节约用水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12.

   2013年最让人期待的是11月3日在大西洋与非洲上空上演的混合食,如图所示。这次混合食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以东1000公里的大西洋上开始,起初400公里是日环食,随后变为日全食,路径最宽只有58公里。有趣的是,全食路径扫过零度经线和零度纬线的交叉点。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的月相为(  )
A.新月B.上弦月
C.满月D.下弦月
【小题2】零度经线和零度纬线的交叉点上该日正确的现象是(  )
A.昼长夜短B.有太阳直射现象
C.位于海上D.看到的是日环食
13.
2012年1月和2月,我国某地岩溶塌陷693处,上千人生产生活受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发生岩溶塌陷的地区,岩石应属于 (  )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小题2】我国各大高原中,最易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是 (  )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小题3】容易发生岩溶塌陷地区的土壤一般具有的特征是 (  )
A.土层薄B.土层深厚C.多冻土D.多流沙层
14.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B.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
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
【小题2】图示区域的地壳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小题3】关于图示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域广大,水资源丰富B.太阳能丰富,风浪巨大
C.蒸发旺盛,海陆间水循环活跃D.狭长海域,重要能源通道
15.
下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①靠近原料产地  ②邻近城区市场  ③生态环境优美  ④对外交通便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①促进产业升级  ②减轻交通压力  ③缓解用地紧张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
世界文化圈的形成与宗教和人口迁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西欧文化圈的扩散与何种类型的人口迁移关系最密切 (  )
A.劳务迁移B.智力迁移
C.难民迁移D.资源开发吸引的移民
【小题2】佛教传播过程中,与其交流、融入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圈是 (  )
①东亚文化圈 ②非洲文化圈 ③东南亚文化圈 ④拉丁美洲文化圈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3】我国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地域文化是 (  )
A.云贵高原文化B.内蒙古草原文化
C.青藏高原文化D.新疆荒漠绿洲文化
17.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气候条件C.社会经济条件D.人口分布
【小题2】农业部门在粮食收获前进行估产,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8.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4个国家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从表中资料看,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国家最可能是(  )
A.甲B.乙C.丙D.丁
19.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民工净流入最多的省区是
A.新疆、山东、北京
B.四川、湖北、福建
C.广东、浙江、江苏
D.福建、江苏、浙江
【小题2】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我国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是(  )
①严重阻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③加快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④加重了区域间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3】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①长三角地区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②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③民工迁出地经济就业形势好转 ④技术型产业向内地转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