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16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5

1.综合题(共5题)

1.

   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下左图)就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地球位于上右图中的____(字母)位置,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地区。
(2)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北京昼_____(长、短)于夜,太阳直射点即将向_____(方向)移动。
(3)当地球从c运行到d时,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_____。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越来越_____。
(4)图中圭的摆放指示____方向,当地球从b到d,图中表的正午日影变化是_____。
2.

   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我国杭州市召开。下图是召开过G20峰会的部分城市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会议期间,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
A.圣彼得堡 B. 洛斯卡沃斯 C.杭州 D. 戛纳
(2)戛纳以每年5月举办电影节而闻名。该电影节的时间选择与戛纳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密切相关,其气候特征如下图中的_____(数字),该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读图可知,戛纳的5月比夏季时_____,比秋冬时_____,因而正处于旅游的黄金时段。

(3)据史料记载,墨西哥的洛斯卡沃斯曾是中国同拉美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载满东方货物的"中国之船"在此中转。这些船只航行可利用的洋流有______。
A. 日本暖流 B. 北大西洋暖流 C. 秘鲁寒流 D.赤道逆流
(4)布里斯班是以阳光海岸和大堡礁珊瑚美景而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全球气候变暖对该城市及其所在的澳大利亚东南部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______(多项选择)。
A. 暴雨频发导致洪涝灾害
B. 夏季炎热程度加剧
C. 临海地区地震频发
D. 土地荒漠化加剧
A.城市能源消耗减少
B.海水升温,珊瑚死亡
3.
下图为东非草原上动物迁徙路线图及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b中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有明显的______季节。
(2)如图a所示时,大约是____月(选择填空)。
A. 1月 B. 7月   C. 9月   D. 11月
此时_____(甲、乙)地草木枯萎,原因是受到______带控制;该区域的野生动物已经迁移到____(南、北)方。
(3)可见,造成野生动物每年周期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_____(选择填空)。
A. 人类的游牧活动 B. 开发旅游的需求
C.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 温室效应的结果
(4)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这属于____地带性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对该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影响是___(多项选择)。
A. 引起地壳运动加剧 B. 导致山地雪线上升
C. 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D. 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5)气候的变化使当地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反映出地理环境的___(选择填空)。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地域性   D. 综合性
4.
读“11月某日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气压状况是_____,中心气流垂直运动状况为_____;丙地的天气系统名称是_____,正向_____(方向)移动。
(2)甲、乙、丙、丁四地中,天气晴好的是__地;会出现狂风暴雨天气的是_____地。 
(3)丙地的风向是_____。甲、乙、丙三地中风速更大的是__地,判断依据是该地_________。 
(4)图示时期,北京可能遭遇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
5.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地质构造中,甲为______,乙为______,丙为____。图中丁地受到的内力作用为_____。图中峡谷的外力成因是____作用。
(2)此地区水循环类型为_____,图中河流为水循环中的___环节,该地区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季。破坏此地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同时影响当地气候。
(3)如果在本地区进行交通建设,其公路分布形态应为___(选择填空)。
A.网状B.环状C.“之”字形D.直线形

2.单选题(共21题)

6.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小题2】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 天体,有着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如: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有固体表面
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⑤有液态水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①⑤
【小题3】大窝凼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A.B.C.D.
7.

   北京时间(东八区)11月14日21时52分,夜空迎来了“超级月亮”(如图)。这是68年来最接近地球的一次满月。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超级月亮”出现当日
A.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
B.地球正位于远日点附近
C.适逢中国农历小寒节气
D.北京白昼时间比沈阳长
【小题2】北京摄影爱好者拍摄“超级月亮”的照片时
A.天气晴朗,气温较阴天高
B.可清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C.伦敦(51ºN,0º)时值下午
D.悉尼(34ºS,151ºE)也是冬夜
8.
我国的崇明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长江北岸受冲刷最严重
C.崇明岛可能与北岸相连
D.崇明岛可能与南岸相连
9.
1月某日,北京天气晴朗,偏北风4-5级。在正午时分,北京某中学操场上的国旗飘扬方向和旗杆影子与下列示意图最相似的是
A.B.
C.D.
10.
下图中①②③三个圆圈表示不同的地理概念。根据图示的相互关系,①②③应该是
A.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冬季风、季风环流、大气环流
C.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
D.水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11.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申报成功当日,最接近的中国节气是
A.秋分B.大雪
C.冬至D.霜降
【小题2】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A.秋分B.霜降
C.寒露D.白露
12.

   我国《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南北方楼间距差异的原因是
A.昼夜长短B.气温高低C.太阳高度D.四季变化
【小题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城市中同高楼房的间距应最大的是
A.北京B.上海C.哈尔滨D.广州
【小题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C.地热能D.风能
13.

   《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文中记载的太阳活动现象是
A.黑子B.日食C.极光D.耀斑
【小题2】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地表温度明显升高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水循环的动力增强D.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14.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图示,该季节亚欧大陆东部和南部分别盛行
A.西南风和东南风B.东北风和西北风
C.西北风和东北风D.东北风和西南风
【小题2】此时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B.高温多雨C.寒冷干燥D.炎热干燥
15.

   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中的(   )
A.①强②弱B.①强③弱C.③强④强D.②强④弱
【小题2】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
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西风带D.东南信风带
【小题3】能示意该地区昼夜温差情况的是(   )
A.B.C.D.
【小题4】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散热、防风沙B.驱寒保暖
C.接受“日光浴”D.穿着和运动
16.
台风是由西北太平洋洋面的热带气旋发展而成,其对应的天气系统是( )
A.B.
C.D.
17.
下图是手机天气预报软件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昨天”本市天气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B.大气处于静稳状态
C.取暖排放更多污染物D.大气的降水量较大
【小题2】造成该星期北京市天气剧烈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18.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A.B.C.D.
【小题2】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19.
读图“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的规律是
A.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
B.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寒流
C.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D.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
【小题2】图中受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洋流是
A.①⑤B.②④C.③⑤D.②⑥
【小题3】受洋流⑤影响,甲地
A.温带草原广阔B.常年寒冷干燥C.近海渔获丰富D.海洋污染物集聚
20.
读“澳大利亚东北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山区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
C.地垒D.地堑
【小题2】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暖流,降温增湿
B.暖流,增温增湿
C.寒流,降温减湿
D.寒流,增温减湿
【小题3】与甲地相比,乙地更利于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
①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②暖流流经,有大型渔场  
③降水丰沛,植被茂密,环境优美 ④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通水至2016年11月,北京市累计收水大于15亿立方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受调水工程影响最显著的水循环环节是
A.aB.bC.cD.d
【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改变了气候类型
B.改变了地貌形态
C.缓解地下水位下降趋势
D.使市内水体都得到更新
【小题3】南水进京后,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引导家庭节约用水D.加快“南水”入户
22.

   北京时间 2016 年 11 月 13 日,新西兰南岛发生了里氏 7.4 级地震。受地震影响,北岛的罗托鲁瓦湖上喷发20~30 米高的黑色火山地热喷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新西兰火山、地震多发,因其位于(    )
A.板块内部B.海陆交界处
C.山地隆起处D.板块交界处
【小题2】火山地热喷泉,是地下水和熔岩相互作用, 受热加压后沿地缝喷射出的热蒸汽和岩浆的混 合物。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    )
①岩石圈  ②大气圈  ③水圈  ④生物圈   ⑤软流层  ⑥地核
A.③④⑤B.①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小题3】新西兰南岛西岸降水量远多于东岸,其主要原因是西岸(    )
A.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B.常年受副高下沉气流影响
C.多台风和热带气旋活动D.是盛行西北风的迎风坡
23.
下图是北京野三坡的一处花岗岩巨石景观,被形象地命名为“天犬待月”。其形成过程为(   )
A.岩浆喷出——风化剥蚀——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向斜成山——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D.岩浆喷出——固结成岩——侵蚀搬运
24.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创孔海百合化石(下左图),产于我国贵州省的泥质灰岩中,该组地层是约2亿年前海水侵进陆地时形成的沉积。下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含有创孔海百合化石的泥质灰岩属于上右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根据化石推断,创孔海百合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B.温暖湿润的湖泊
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相对封闭的海湾
25.

   某同学用土堆、烧杯、水、盘子和草皮设计了一个“气候、地形、生物对土壤的影响”的实验,他用等量的水以同等速度淋至土堆(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实验现象是(    )
A.水流在a土堆上流动速度较慢B.水流经b土堆多被截留、下渗
C.a盘中被冲刷下来的土壤较少D.b盘中土堆边缘的积水量较大
【小题2】该实验主要证明了( )
A.降水对地形的影响B.植被对土壤的影响
C.地形对降水的影响D.生物对气候的影响
26.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只分布在赤道地区B.③只分布在北半球
C.⑥位于地中海气候区D.⑤地区全年炎热干燥
【小题2】最能体现③—④—⑦—⑧地域分异规律的诗词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向江南看杏花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