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景观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57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5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存,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2.单选题(共4题)

2.

   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下图示意我国云南某地土林地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土林一般形成于
A.高原塬面B.石灰岩台地C.谷地或盆地D.山顶
【小题2】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
C.重力崩塌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
【小题3】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柱体
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受严重风蚀
B.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
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D.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
3.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
【小题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
4.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小题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小题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5.
图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题。

【小题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
【小题2】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小题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