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D点海拔是 米,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 米。
(2)甲地地貌是 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3)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一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4)乙、丙分布发现了矿产,是否会一样,为什么?

(1)D点海拔是 米,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 米。
(2)甲地地貌是 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3)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一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4)乙、丙分布发现了矿产,是否会一样,为什么?
2.单选题- (共8题)
2.
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观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分布,沟渠纵横。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哪种河流地貌( )
【小题2】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小题1】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哪种河流地貌( )
A.三角洲 | B.冲积平原 | C.“V”字形河谷 | D.冲积扇 |
A.甲 | B.丙 | C.庚 | D.乙 |
3.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小题2】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小题1】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
A.水平拉伸作用 | B.岩浆活动 | C.变质作用 | D.堆积作用 |
4.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 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
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
A.地壳运动 | B.流水作用 | C.外力作用 | D.风力作用 |
5.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小题2】图中( )

【小题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⑤⑥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
6.
2010年8月,“中国丹霞”(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霞地貌以“顶平、身陡、麓缓”为特征,往往构成重要的旅游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小题2】江郎山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断层发育 ②流水作用 ③风力作用 ④溶蚀作用

【小题1】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 | B.流纹岩 | C.石灰岩 | D.红色砂岩 |
①断层发育 ②流水作用 ③风力作用 ④溶蚀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7.
下图为某地某种构造地貌的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为500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地表岩石最有可能是
【小题2】有关图示区域所在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示区域地表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 B.石灰岩 |
C.玄武岩 | D.砂岩 |
A.西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
B.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C.经济发达工业集中太平洋沿岸 |
D.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 |
8.
图左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作用。a表示甲、乙间相互作用,b表示甲、丙间相互作用。图右为我国某地自然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a形成化石,b形成图6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据图右景观判断

【小题1】若a形成化石,b形成图6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 | B.乙表示岩石圈 | C.乙范围占有甲的全部 | D.乙影响丙的演化 |
A.图中岩石为玄武岩,具有层理构造 | B.图示地区气温日较差大,风化作用强烈 |
C.岩石裸露地表,经历了长期的变质作用 | D.该地貌为流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