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甲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乙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_______商品粮基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
材料一 油价的上涨和矿难的频发,显示了能源短缺的困局日益严重。“电荒”在我国不少地区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也给百姓生活造成强烈冲击,而节约能源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全民共识。下图为我国三大常规能源运输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征。
(2)C能源在调出区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 ;② 。
(3)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A、B、C三类能源中属于最清洁能源的是 。
(4)能源短缺是图中B地区和C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人建议从外地输入天然气和电能,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3题)

【小题1】对图中甲、乙、丙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 | B.乙表示水汽输送 |
C.丙表示大气降水 | D.甲与丙所表示的含义完全相同 |
A.热带雨林大约50%的降水量由自身产生 |
B.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 |
C.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 |
D.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回到了海洋 |
【小题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A.发展电力工业 | B.发展化学工业 |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 D.发展冶金工业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
C.增加经济产值 |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
①煤炭储量大质量好 ②铝土矿储量大 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小题1】对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A地区 |
B.棉花生产是B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
C.C地形区北坡降水比南坡多 |
D.D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 |
A.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温差大的气候优势 |
B.增加地面植物的覆盖,减轻风沙危害 |
C.减少粮食生产中过多对水源条件的依赖 |
D.当地居民有喜好吃葡萄喝啤酒的生活习惯 |
下图中阴影区域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区域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制约图示阴影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④属于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C.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 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
【小题1】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限制该地区耕作业发展的条件是
A.平坦的地势 | B.雨热同期的气候 | C.多水且黏重的土壤 | D.广布的黑土 |
①水稻单产高②水稻生产过程复杂,需要的劳动力多
③水稻种植业通过精耕细作可提高产量④小麦在该区域不能种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全球变暖,气候变干 | B.人口稠密,粮食商品率低 |
C.国家政策的调整 | D.技术落后,被东北、华北超越 |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
①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②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④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发展微电子工业 ②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③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 ④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已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下图所示。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境条件 |
A.ab | B.cd | C.de | D.ae |
A.北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
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京津唐地区提供电能 |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
D.西电东送主干管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山西,最大输入省广东 |

【小题1】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
我国大体沿长城分布有一个农业和牧业的交错带,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东北农牧业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草原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草原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之间的纵截面称为河流纵剖面。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三级地势阶梯,所以河段落差大 |
B.长江宜昌以东河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明显,所以河段落差小 |
C.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地区降水量比以东河段大,所以河段落差大 |
D.长江宜昌以东河段人口、城市密集,所以河段落差小 |
A.黄河落差最大的河段是宁夏至包头段 |
B.宁夏至包头河段水流缓慢,易出现凌汛现象 |
C.黄河下游地区水量小,流速慢,易出现海岸被侵蚀后退现象 |
D.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河水泥沙含量最大 |
A.长江宜昌以西段以整治河段,发展航运为主 |
B.长江宜昌以东段以防洪为首要任务 |
C.黄河宁夏以上段以水土保持为重点 |
D.黄河包头以下段以水电梯级开发为重点 |
【小题1】运用RS技术可以
A.测量上海的耕地面积 | B.精确获知自己所在的位置 |
C.为学校选址提供依据 | D.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
A.通过GIS分析,实现就近网点配送 | B.通过GIS技术,追踪包裹的位置 |
C.通过RS技术获知各配送网点的库存 | D.在GPS技术的指引下设计最佳配送路线 |
2012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暨首届中国•伊春森林食品节于8月4日至6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巿举办。本届展会以“畅游林都伊春、尽享绿色盛宴,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为主题。在伊春的街头,随便哪家土特产商店里,蓝莓是必不可少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伊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
A.劳动力丰富廉价 | B.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
C.农业科技发达 | D.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髙 |
A.进一步扩大蓝莓、苹果的生产 |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发展 |
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加工 | 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 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下列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A.大力推进工业化 | B.改革开放的政策 |
C.大量的外来民工 | D.香港的产业转移 |
A.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 |
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
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 |
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