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145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⑤处为 渔场,图中⑧处为 渔场,其中⑤的成因是
(2) 按洋流的性质划分,②④分别是   流、  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分别是
(3)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不利的影响是
(4)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主要受风带影响形成的是 ,其中洋流③的名称是   
2.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是 ,其成山的理由是
(2)在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地。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 (南或北)岸侵蚀严重。
(3)常见的山地类型有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华山属于它们中的哪一类?
(4)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东西向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乙、丙地中的 地。
(5)在甲、乙、丙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 地。
(6)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有河流流经,则河流侵蚀最严重的季节是 。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段,河谷横剖面一般呈“   ” 型。

2.单选题(共10题)

3.
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丘
【小题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
4.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  )
①西北多,东南少 ②东南多,西北少 
③春秋多,冬夏少 ④夏秋多,冬春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B.降水C.下渗D.径流
【小题2】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主要来自(    )
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B.冰川、河流水和地下水
C.大气水、河流水和冰川D.地下水、河流水和湖泊水
【小题3】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A.水循环只在水圈中进行,沟通了各种水体,不涉及其他圈层
B.水循环主要通过内陆循环来调节水量的地区平衡
C.水循环使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相互联系,并促进自然界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
D.水循环可以完全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
【小题4】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B.盛行风C.日、月引潮力D.海水的密度差异
【小题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影响海岸地形B.加快海水污染后的净化速度,缩小污染范围
C.给沿岸带来风暴潮D.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6.
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D.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7.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正确判断是
A.①——重熔再生B.②——冷却凝固
C.③——变质作用D.④——外力作用
8.
"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区域性
9.
下列山地自然带分异最多的是(   )
A.北美洲的落基山脉B.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D.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
10.
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
A.热量B.水分C.地形D.海陆差异
11.
我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这体现了(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
12.
读1880-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

上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波动上升B.逐年上升C.先降后升D.直线上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