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基础测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143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____。
(2)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
(3)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向西减少到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下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面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A.干旱B.降水稀少
(2)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
4.
读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地区自然带为________带,其成因主要是什么?
(2)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带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其形成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单选题(共9题)

5.

   阿尔泰山的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且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升高。生活在该地的牧民以转场的方式进行放牧(一年四季分别在不同的地域放牧);每年的3、4月份,从准噶尔盆地出发,向着阿尔泰山挺进(如图所示)。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冬季牧场在(  )
A.④B.③C.②D.①
【小题2】在四季转场的放牧过程中,最不缺水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3】阿尔泰山植被分布的下限由西向东升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高低B.地下水深浅C.降水多少D.坡度大小
6.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 阳坡和背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阴坡和迎风坡 D. 阳坡和迎风坡
【小题2】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 高山草甸 B. 高寒荒漠
C. 针阔叶混交林 D. 高山针叶林
7.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B.M地7月受下沉气流影响
C.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M地1月受上升气流影响
【小题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山脉右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
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8.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沿箭头a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沿箭头d方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人类活动B.海陆分布C.地形D.植被覆盖率
9.
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甲到图乙再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小题2】在塔克拉玛干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多为风成地貌,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中(  )
A.气候对地貌的影响B.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C.地貌对气候的影响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10.

   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下面图甲是他的贩运工具,图乙是其贩运途中在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树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田青的皮货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图甲所示的运输工具,也是阿拉伯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C.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
D.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小题2】图乙中所示树木出现于沙漠中属于(  )
A.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现象
B.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
C.海陆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
D.地形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
11.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可知,垂直自然带谱最多的山峰位于(  )
A.aB.bC.cD.d
【小题2】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带是(  )
A.bB.cC.dD.e
12.
下列自然带的分布受地方性分异因素干扰明显的是(  )
①南半球高纬度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②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带 
③安第斯山南段同纬度东西两侧的自然带不同 
④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平衡功能,各要素的变化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
B.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
C.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跑便于迁徙的长颈鹿、羚羊等动物
D.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
【小题2】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
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
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C.初始植食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
D.草原进化,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