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31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甲)和乞力马扎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图乙)

材料二 坦桑尼亚的官方首都是多多马,1996年2月坦桑尼亚国民议会从达累斯萨拉姆迁至多多马,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等条件的原因,大部分政府机关仍然留在达累斯萨拉姆。
材料三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在7~8月为干季,是雷雨活动最盛、强度最大的时期。干季的雷雨,多发生在午夜至清晨这一时段,当地习称“夜雷雨”。
(1)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1 700~3 000米的范围,在森林带以下和以上分别为热带草原带和高山草甸带,分别分析这两地没有分布森林的原因。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维多利亚湖干季多为“夜雷雨”的主要成因。
(3)说明适合迁都至多多马的原因,并分析其大部分政府机关至今仍未完成迁都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______。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分异规律。
(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______。
(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______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

2.单选题(共5题)

3.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
【小题2】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B.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
C.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D.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
4.
下图为我国唐朝高僧玄奘取经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向西到碎叶途中见到的植被依次为(  )
A.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森林
B.温带草原—温带森林—温带荒漠
C.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D.温带森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小题2】玄奘法师取经途中,发现甲、乙两地附近山脉高度有明显差异,对此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山脉较高,板块挤压造成
B.乙地,山脉较低,板块张裂造成
C.甲地,山脉较低,流水侵蚀造成
D.乙地,山脉较高,风力沉积造成
5.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①、②、③、④中,可能出现
A.热带草原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
【小题2】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是因为
A.北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于南坡
B.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
C.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
D.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6.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东经0度34分,北纬44度50分)的大西洋畔,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琵拉大沙丘东侧的森林为(  )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小题2】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小题3】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7.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下图,回答下题。

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选择题(共1题)

8.

命题作文。

    陈忠实在获得茅盾文学奖时,说出了它的“动力源”:他看到比自己小七岁的路遥写出了那么多本优秀的小说,成了自己写作的动力。当他沥尽心血写出《白鹿原》后,他获得了成功……在成长路上,你的“动力源”又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动力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